第二十六章 開店(2 / 2)

更何況,兒子的一席話到了她的內心深處,她事實上是一個潛意識中有獨立意識到

女人,從前見周圍的同事下海經商,自己就很羨慕,一度想要加入,可是由於各種原因,都沒有搞起來,而自己的丈夫是忠厚老實的讀書人,又不支持自己,而她漸漸的看越來越多的人血本無歸,也就淡了心思,所以後來在這這家廠子裏一幹就是十五年的青春時光,從那個時候大家叫她“李”,再到後來的“李姐”,收獲了一定的地位,但是這個廠子也快要到頭了。

政紀的父親是讀書人思想,很偏執於自己的見解,但是因為政紀的一句:“把自己的命運賭在他人的身上”讓他也不由的有些動搖。

心忖如果讓妻子繼續在哪個公司幹下去,是正確的嗎?

政學平“嗯“了一聲,”政紀,你還,很多事情,不是你相像的那麼簡單,你看你媽周圍下海經商的同時,有幾個賺的,萬事都不容易啊。

望著父親固執而武斷的話,政紀並沒有生氣,正相反,父親坑這樣讓他參與家庭討論,而非將他趕出臥室,就已經的確對自己的意見重視了起來。

“你你媽拿那點買斷費,她做什麼,就算有你的簽約費,她以為經商那麼容易?那時不可能的,經商就講究個爾虞我詐,你媽那種忠厚老實的性格,還不讓別人騙光了。“

政紀的父親對商人有不的成見,卻不知道在未來,誠信者東西很大程度上都成為經商的必備品格。

“誠信是做人之本,母親的誠信才會有回頭客,爾虞我詐隻是賺的暫時的錢,要想展壯大,還是需要我媽這種誠信為本的經營方式,”政紀看著母親淡淡一笑道。

母親立刻對政紀投來了感激的目光,自己的丈夫老是自己的性格不適合經商,她很不甘心,然而現在自己的兒子對自己狠看好,讓她心結也輕鬆了些:“我就是太老實了,否則也不會讓你爸騙到手。“著著,李雪梅感到有些委屈,淚水就冒出來了。

政學平一見孩子他媽淚水出來了,也訕訕的到:“當年那不是你也看上我老實有文化嗎,你先別急,咱們先看看做什麼能賺錢。”

政紀看到父親的態度軟了下來,不由的佩服母親,都是女人淚是男人最怕的武器,果然如此。

“老媽,你先別急,我這次去了趟都,我的頂頭上司就在北京搞了個咖啡店生意,一開始人們都不看好,誰知道生意出奇的好,她算是都第一個開咖啡店的人了,現在人們的經濟生活水平提高了,對享受生活也有了很大的追求,都喜歡去這種外國調調的咖啡店去,重點是這個店不累,而且環境也好,接觸的人也大部分是有文化的,我最近留心看了下咱們市裏,忻城現在還沒有一家咖啡店,基本不會存在競爭的問題,雖然一開始可能人們不了解,但相信生意會越來越好的,很有前途。”政紀到。

政紀便給父母解釋了下咖啡店是什麼,白了就像中國的茶館,供人們休閑娛樂的場所看,順便提供些簡單的飲食,主要麵向白領和一些成功人士。政紀這麼想是有原因的,上輩子他一直想開一家咖啡店,在寒夜的傍晚,捧著一杯咖啡,看人來人往這是他一直的向往。

“咖啡店?能掙了錢嗎?咱們這的國情和外國可不一樣啊,可不要賠了,你那個老板真的成功了?”,政紀的母親擔心的問道。

政紀當然是胡編亂造,若是以自己的想法出開咖啡店,父母又怎麼會聽信自己這一麵之詞。

“切,的好聽”,政紀的父親嗤了一聲,“現在搞這個的這麼少,我聽都沒聽過,能賺錢忻城怎麼別人都不來做?”

自己父親就這個最大的缺點,永遠過於保守,不肯前進改革,否則他也不會一直在一所學校當老師。

“老爸,你的觀念太陳舊了,未來的一個公司,乃至於任何的一個行業,都在要求創新,在未來思想和工作都處於飽和的狀態下,隻有創新,開拓才能在競爭如雲的地盤上殺出一條血路!別人沒幹,一方麵是消息閉塞,另一方麵也正和父親你一樣,想不到這個東西會賺錢,永遠都要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而且這不算嚐試,要知道外麵的世界已經有了很多家咖啡店了,不要永遠都慢人一步啊。”政紀耐心的和父親到。

政紀的一番話讓父母陷入了深思中,他們隻是看到別人生意賠本,可是想到城裏的第一家肯德基現在早已賺的盆缽滿盈,就對政紀的話生不起反駁之心。

政紀的父親想了想:“兒子,既然你覺得有潛力,我也不是不支持你和你媽,你的其實也有道理,那個咖啡店,我同意了,隻是到時候把你老婆本賠進去,你可不要怨恨爸媽啊。”

政紀笑著道:“爹,我的就是你們的,這點錢不算什麼,以後還會有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