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紀出現在了火車站口,幾人互留聯係方式後就道別各奔東西了,他站在燕京火車站大門口,望著九八年的燕都。
那時的北京空氣還很好,沒有後世那樣的霧霾,街道還不是很寬,街上的車也不像後世一樣多,從不堵車。高樓也還不是很多,大多是些五六層的房屋。街上的人們衣著還很樸素,騎的自行車還是二八式的,但也很明顯看出生機勃勃的展,不時有著操著京片子味的口音的販穿行而過。
政紀大致向人群中望去,看到一個和母親長的有七分相像的婦女舉著一張牌子上寫著“政紀“二字,他隨即便知道這便是自己年幼時見過的三姨了,三姨隻身嫁到北京已經十幾年了,當年母親家裏本來是反對的,結果倔強的三姨硬是和家裏鬧翻,跟著現在的老公來到了北京,經過了多年的拚搏,也算過得不錯,前幾年更是和家裏重歸和好,自己也就是在七八年前見過三姨一麵。
李秀荷舉著牌子目不轉睛的望著出站口,從昨接到自己二姐的電話後,她就知道自己所見不多的外甥要來北京了。要這個外甥也挺膽大的,這麼就敢一個人出門到北京。當政紀走出車站時她隱約覺著有一絲姐姐的影子,便很親熱的喊了聲“政,姨在這”。
政紀也麵帶笑容的走了過去,咧著嘴喊了聲:“三姨好“。
李秀荷開心的拍了拍政紀的肩膀,笑著:“幾年沒見,長高了不少嘛,姨差點不認識了都,嗯,也長帥了“。
政紀不好意思的摸摸頭,笑而不語。
“走吧,和姨回家,姨給你做了排骨燉米飯,餓壞了吧“。李秀荷罷拉過政紀向不遠處的出租走去。
政紀自然的幫姨舉過牌子,並肩走向出口,並隨意的打量著四周。
經過一會的車程,車子停在了一座家屬樓,政紀下了車,現姨的家居然在北京二環內,這在後世可是一筆老大的財富,也就是姨什麼都不用做,十多年後就坐擁幾百萬甚至千萬的房產了。
“三姨你這裏的居住環境可真好,房子也不錯,可千萬別賣啊“。政紀笑著了這麼一句無厘頭的話,
姨也隻是以為他第一次來北京沒見過這裏而出的感慨。她家在三樓,姨買了些菜,便和政紀一起上樓了。
“來來來,快進來,這是政吧,幾年不見長大了啊,還記得你時候姨夫還抱過你呢“。一進門,姨夫就熱情的迎了上來。自己看著已經和自己身高差不多的外甥,要對這個外甥他是非常喜歡的,他沒有兒子,夫妻倆隻有一個女兒,一直想要個兒子,所以以前愛屋及烏,看到老婆二姐家的子很親,隻是這幾年工作忙,
也離得遠,一直也沒機會回去看望二姐一家。
政紀的姨夫早些年沒什麼錢,隻是在北京的一個文物局的科員,所以開始時政紀的姥姥姥爺不太同意三女兒嫁到北京,畢竟那時的三姨夫還是和父母住在一起,收入不高。隻是後來三姨夫趕上了國家快展需要人手的時期,又加上人踏實勤快,所以很快就被領導調配到了另一個部門,文化局,這麼多年的展已經是局裏有些實權的領導了,文化局大家大概不了解,可廣電大家一定熟悉,就是後世掌握演員藝人職業生命的廣電總局便是文化局的下設單位,至此以後,生活便一比一好了起來,房子在單位也給解決了。
政紀的三姨在廚房裏忙碌著晚上的晚餐,政紀則在打電話和家裏報平安後和姨夫在沙上討論著自己來北京的目的,看姨夫能給自己什麼建議。董偉看著自己的外甥心裏格外的喜歡,自己的沒有兒子,一直把二姐家的孩子當半個兒子看待,聽到孩子居然能受邀到北京麵試唱歌,心裏也很為他感到驕傲。當聽到政紀將要去的麵試的公司告訴他後,他點點頭,星宇娛樂有限公司,他好像聽過這個公司,好像還曾去那裏視察過,有些印象。
正當政紀與姨夫討論著明去麵試時的注意事項,一陣急匆匆的腳步聲從門外傳來,“開門,開門,累死我了,快開門呐”隨後便有一個女孩子聲音急乎乎的叫著。
“來了來了,這麼大了,就不能淑女點,看看誰來了”。政紀姨邊抱怨著邊開了門。
政紀知道是自己沒見過幾次的表妹回來了,也站起身走到門口。
“誰啊媽”女生邊邊把書包扔在了旁邊的壁櫥中,一抬頭就看到政紀笑吟吟的望著他。
政紀也是隔了七八年後第一次見自己的表妹,和自己當年印象中那個文靜的女孩完全不一樣,當年乖巧的馬尾不見了,變成了殺馬特似的帶有些爆炸的頭型,衣服也有些流裏流氣,有一股不出的感覺,非要形容的話就是有一些後世殺馬特的感覺。
董於漪也好奇的打量著麵前的這個男生,想起昨從他媽嘴裏得知自己的表格要從老家來,就是眼前這個男生,很快就失去了興趣,連招呼也不打就一扭頭走回了自己的屋子,姨喊也喊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