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藝的頹勢是所有人很早都看到的,甚至關於王總要放棄的消息也早就甚囂塵上。
因為近幾年,王總不斷的以個人投資的名義質押股權,他一邊對外進行安撫,一邊悄悄抽身。
而在如此危機下,他又豈會回收股權。
所以沒過幾天,華藝就在銀行的高壓下轟然倒塌。
從停牌到宣布破產,十分迅速。
華藝這兩個字對整個華語電影史都有特別的意義,所以當這個龐然大物轟然倒塌的時候,不免讓人唏噓。
如於躍在微博上的一句感慨一樣,一個時代的落幕。
當然,大家可不覺得於躍這是感慨,而是幸災樂禍,是得意。
是的,在華藝崛起的路上有很多敵人,在它雄霸天下的時候,也有無數的競逐者。
但真正能讓人記住的,真正產生效果的,隻有春風。
此時的天幕已經打破了記錄,並且拿到密鑰繼續高歌猛進之中,但人們談論的話題都轉到了華藝上。
有很多有情懷的小夥伴對華藝報以了柔情。
雖然它存活的時候大家沒少罵,但這並不能磨滅華藝曾經輸出的經典電影。
甚至有人把華藝同青春聯係在了一起,頗為讓人哭笑不得。
這時候,一個名為“百億帝國的轟然倒塌”的連載故事開始在網絡上火爆起來。
一看就是個專業人士,講述的是華藝的滅亡史。
以一個小說的方式敘述,很多東西都有據可依,但並非可查,而且極具戲劇性。
在這個連載故事裏,作者刻畫了一個黑手。
從來都沒有說過是誰,但人們都感覺的到,是有一隻大手在推著華藝走進深淵。
故事從稅務風波講起,主角自然是那個已經沉寂了的大俠,隻是他在這時候似乎充當著主角的角色,但在所有人看來,那隻是一把槍,那個黑手握著的槍。
正是這一槍,打的華藝半死,然後主角退場,這時候作者第一次提到了春風,雖然才是第一次,但其實春風二字在一開始的連載後就出現了,隻是不在連載的作品裏,而是在下邊的評論裏。
因為大家從連載一開始就認定有個黑手,而這個黑手就是春風,或者說於躍。
在後來的連載中,春風一個又一個的動作相繼推出,人們發現,華藝每做一部電影,就會有和春風有關的故事,或者是用作品針對,或者是用輿論左右,總而言之,華藝沒有一部票房成績能看。
是小說就要有個高.潮,在這個連載故事的劇中,有一個打賭。
原文提到春風和華藝的僵硬關係,產生的惡性競爭影響很差,於是這時候有人出來調停,提出一個緩和方法。
就是雙方各製作一部作品,在暑期檔同時上映,在不互相貶損的情況下,在公平競爭的情況下,看誰的票房成績高。
輸了的要公然向對方祝賀。
而後,才是讓觀眾直呼過癮的部分。
在作者描繪的巔峰對決中,雙方為了勝出,八仙過海是各顯神通。
春風挖角華藝著名導演,然後洗白備用。
華藝則一邊廣納賢才助陣,一邊截胡春風,讓春風的電影無大牌可用。
春風連邀三大當紅影星,不料接連被拒。
春風苦思無果,最後決定冒險,選擇一個華藝無法截胡的演員,正是文昌。
而後,文昌加盟春風,春風接著推出娛樂視界這個節目,一開始大家並不覺得什麼,但這個節目的目的其實隻有一個,就是洗白文昌。
果然,沒過多久,娛樂視界迄今為止最火爆的一期節目出來了,文昌的十年。
一經播出,火爆網絡,文昌成功洗白,春風隨即楊帆起航。
但這時候,就在雙方準備決戰紫禁之巔的時候,聽聞暑期檔將有天神降臨紫禁之巔。
這時候雙方做出了完全不同的選擇。
華藝繼續備戰,他們不怕天神,隻想著幹掉春風。
而春風,則選擇向天神靠攏,把自己最終極的武器獻給了代號為天幕的天神,而本來要迎戰的作品胎死腹中。
時光輾轉,暑期檔來了。
這一天,紫禁之巔人滿為患,隻為一睹天神本色。
天神攜萬丈光輝降臨人間,眾皆臣服。
而此刻的華藝來到紫禁之巔,拔劍四顧,還在尋找春風的影子。
不想天神震怒,媽的,老子在這接受拜見呢,你來湊什麼熱鬧,於是天神揮出那把春風孝敬的寶劍,直接把華藝打下城頭……
故事極具戲劇性,也十分搞笑,但卻生動形象的講述了華藝的滅亡。
最後不是死在春風手裏,確實死在春風的劍下。
這個故事讓人直呼過癮,作者也瞬間收粉無數,但很快,春風發出一封律師函,把作者送上法庭。
理由是對方曲解事實,損毀春風集團形象,要求對方支付50萬的賠償並公開道歉。
這個數目一出來,當真讓人大跌眼鏡,納尼?50萬?這哥們靠著這個連載賺的都不止五十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