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星途依然在火熱上映,票房成績也很平穩,這時候娛樂視界遇到了發展瓶頸。
雖然收視率很火,雖然好評如潮,但節目組吼不住了。
他們發現一周做一個紀錄片,還想要質量保證,簡直是太難了。
所以在征得於躍的同意之後,他們更改了策略,就是紀錄片穿插進行,一期的內容也不放那麼長了,增加了每周娛樂播報的環節。
類似一個盤點,講述這一周之內發生的娛樂大事件。
於躍並沒有反對,但提出一個問題,就是大家對娛樂新聞都耳熟能詳,每周的熱點問題大家也都關注,誰還看你盤點啊。
節目組當然也知道這點,告訴於躍他們的道理,盤點是其次,主要是觀點會很新奇。
有些問題,在避免收到律師函的基礎上,會相對深入一些。
簡單來,就是行走在境界線上,一邊能吸引觀眾,讓觀眾過癮中了解更多,一邊防備惹禍。
頗有些富貴險中求的意思。
別,改製後的節目第一期播出,效果還真不錯,於躍也就放心了。
娛樂視界已經積累了相當一部分觀眾,在做了兩期娛樂盤點之後,關於文昌的紀錄片已經在悄然醞釀。
安語籌備了半年,節目組曆時近半個月,終於搞定了於躍最關心的這個頭等大事,然後在又一期的節目之後,發布了預告。
“他曾被譽為最具才華的青年演員,他曾是讓人望塵莫及的實力擔當,甚至被認為是為數不多可以影視雙棲的王牌。他出演的電視劇是收視率的保障,電視台反複播映,觀眾樂此不疲;他出演的電影是驚人的爆款,收獲口碑的同時締造了票房神話,名利雙收。然而,最風光得意的時候,一場風暴悄然而至。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也是得意忘形自食其果。十年前,那一場周一見讓他從堂跌落地獄,而今,一紙離婚協議又將他推向風口浪尖。他叫文昌,一個毫無爭議的演員,一個飽受爭議的男人。昨風光無限,今聲名狼藉,明何去何從?娛樂視界,以娛樂視角,帶你走入文昌的十年。”
這個預告一出,當真引起軒然大波。
不僅那些娛樂視界的粉絲看到了,在DY上也在瘋狂傳播。
而春風相關的媒體都進行了推送。
首先是娛樂視界節目組,然後是春風官微,接著是於躍。
他的配字很簡單:“不吹不黑,玩票大的。”
然後,粉絲們沸騰了。
這些年,文昌時而會出現在新聞裏,但都不是很多,談不上鋪蓋地,但隻要大家看到,都喜歡上兩句。
有的人論演技,文昌無可挑剔。
有的渣男永不翻身。
但不能否認的是,文昌這個名字依然深入人心。
或許是他的風格讓人記憶猶新難以抹去,也許是他曾經的風波沸沸揚揚讓人難以忘懷,又或者是愛之深,恨之切。
總而言之,對於大多數網民而言,這個名字太特別。
而這次,他們沒想到,居然還有人要給文昌做紀錄片。
所以極其熱鬧,然後文昌的十年就迅速登上熱搜,很多自媒體都開始蹭這個熱度,也不管真實還是虛假,製造了各種文昌的十年。
網上幾近泛濫。
但大家更期待的是娛樂視界的正版。
因為有之前節目的影響,大家知道這個節目偏客觀,而且這麼大的節目,又是衛視台,絕不會像自媒體那般不負責任。
不得不,文昌的十年有這個熱度,先要感謝春風的影響力,其次就要感謝今的自媒體。
因為自媒體大多數都是新人,不是曾經文昌時代的媒體人,沒有受過摧殘,也沒有怨念。
而這些人,大多都是看著文昌的戲過來的,對這個演員還是有頗深的感情的。
所以他們願意些文昌蹭熱度,不介意是否為文昌做嫁衣。
甚至如果要糾結這一點,不乏一些人願意支持一下。
自媒體的思路終究是寬泛一些的。
當然,文昌還要感謝時間。
因為在十年前,他的風波算是一個時代的開啟,就是狗仔走向陽光的開始。
也是明星被各種曝光黑料的揭幕。
他很不幸,成為了時代的先驅,成了狗仔的祭旗的工具。
更因為,那個時候,人們對娛樂圈很亂還僅留存在“據”這個印象之中,遠沒有現在了解的這麼深刻具體,這麼的習以為常。
不談文昌的處事原則,要是放在現在,其實影響未必那麼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