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了家長的感受,於躍提出一個問題。
學習是不是出人頭地或者衣食無憂的唯一出路。
大家都不見得,但學習,考上好大學是最穩妥的。
大家以走藝術路線打了比方,雖然當演員不需要太高的學曆,但那條路似乎更擁擠也更辛酸。
於躍又問那搞體育呢。
一聽體育,大家反響也頗為熱烈。
“太累了,我朋友家孩學乒乓球的,哎喲,每累的睡覺呼呼呼的。”
“我聽最累的是體操,全身都是傷,太可憐了。”
“而且這些項目高手還很多,競爭非常激烈,想進國家隊太難了。”
“進了又怎麼樣,不拿奧運冠軍,退役了生活都成問題。”
“我聽舉重冠軍都要搓澡為生呢。”
“是啊,這些項目不行的,不賺錢,還死累。”
於躍道:“那可以選一些冷門項目嘛。”
“短跑冷門,但國家隊都不強,有點名氣也是國內的,還是賺不到大錢。”
“不過現在體育明星都出名了走娛樂圈,這個還行。”
“那你得長得帥才行,也不是都能過去的。”
聽眾人這麼一,於躍哭笑不得,合著國家項目強的競爭激烈不可取,國家不強的混不到冠軍也不可取…
“那你們覺得足球怎麼樣?雖然不強,但很賺錢啊。”於躍道。
“足球?足球更難了吧?”
“就是啊,我聽成才很困難,而且還得有錢,沒錢再厲害人家也不要你的。”
於躍笑道:“那是過去,現在這種現象很少了。”
“那也不好,踢得不好不賺錢,踢得好還挨罵。”
眾人深以為然,還真是,哪有不罵國足的,根本找不到嘛。
於躍道:“其實足球是個不錯的出路,首先國內球員都不強,如果踢出來很容易找到俱樂部生存,隻要能踢超級聯賽,那一年一百萬其實挺輕鬆的,尤其國內的足球經濟很繁榮。這還是偏差的,如果厲害的,那幾百上千萬也是輕鬆的。收入高,競爭力,挨罵不挨罵暫且不提,肯定比一般讀書的要好的多,而且這東西雖然也辛苦,但比學習肯定輕鬆多了。”
“足球競爭還不激烈?”有人問。
於躍笑道:“激烈什麼啊,你想想,要是踢球的人多,咱們國家能不如日韓麼?其實論足球人口,比他們差遠了。”
“是嗎?”
眾人微微驚訝,以為國家人多,踢球的就多呢。
“但費用還是很高,而且風險太大了。”有人。
“費用高是高,不過你算了沒有,現在每年給孩子補課,從學到大學,這可是一筆不的支出吧?”於躍問。
於躍此言一出,引起了眾人的共鳴。
紛紛開始吐槽現在的補課班。
不補吧,容易落後,因為大家都補,要補吧,是真貴。
其實最好的辦法就是大家都別補,畢竟競爭的還是大家,可惜這玩意注定沒法形成統一戰線。
因為有太多人不差那點錢,你補不補人家都補。
甚至專門找厲害的人補,你不補就越拉越遠。
所以補課這事已經成了一個社會問題,讓很多家長苦不堪言。
大家一道一算計,別,如今的教育成本太高了,比義務教育免費之前還要貴的多得多。
於躍看向提出觀點的人,又道:“風險大是什麼意思?”
那人道:“萬一高不成低不就,踢不上職業,又影響了學習,找不到工作,這不就白白浪費了青春麼?”
於躍聞言點了點頭,正想著呢,於貴潔開口了。
“其實也不是,很多學了足球的都能拿到二級運動員證書,隻要學足球的時候跟著讀書,考大學能加分,而且畢業也有很多用人單位需要這樣的人才,就比如……長河,他們就有自己的足球隊,還經常參加比賽呢,公司就招踢足球的人,找個隨便點的職位掛職,然後主要是代表公司比賽,工作輕鬆不,還能經常和公司高層一起活動,要是會來事,升職比一般員工都還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