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大家都見慣了撕B大戰。
也見慣了撕B的各種結局。
無非是甲方獲得了大眾的認可,取得了勝利。
或者是乙方得到了更多的支持,虐掉甲方。
或者是半斤八兩不分勝負,這種情況一般都是兩敗俱傷。
因為相比於一半的支持,大家更在乎另一半的謾罵,那東西要不是有一顆大心髒,根本扛不住。
所以支持者的喜悅很少能戰勝謾罵者帶來的氣憤。
這次看起來雙方是都有道理都有簇擁的,所以大家覺得應該是一個平分秋色、兩敗俱傷的結果。
於躍和林光輝其實也是這麼覺得的。
因為他們也知道彼此對對方的埋汰都有很多能站得住道理。
但是隨著一個聲音發出,直接讓這場大戰分出了勝負,不管當事人還是影迷,都是始料不及的。
國家電影網轉載了於躍受訪視頻,然後配上一行字:電影人需要有這樣的精神。不惜損失個人利益也要直抒己見,關於電影的思考引人深思。電影事業的發展需要這樣的精神,電影人也應該摒棄旁門左道,追求電影藝術的本身。
國家電影網竟然在這個時候發聲了,而且態度很明顯,高度評價了於躍這段訪談。
讚揚了於躍的精神,還大家應該學習。
這個表態一出,網上的評論一邊倒了。
全是支持於躍的。
因為大家都知道,這種官方發言意味著什麼。
就像那些明星,平時無論怎麼跳,但一旦被這些官方媒體點名了,那就意味著事大了。
如果是正麵的,那這人妥了,形象立馬豐滿,是各方爭相邀請的對象,在網民心裏,這也是正麵典型。
而一旦被這些媒體批判,基本就等於過去的努力大半是白費了,不回到解放前還得是關係足夠硬,願意有人繼續拉扯。
但大多數都逃不過要涼一段的命運。
而這種官方發聲,更不會有人去反駁,掰扯。
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道歉。
就像某次國家電影台為一個新星做采訪,結果那個剛紅起來的明星飄了,居然耍大牌,最後記者很生氣,台裏直接點名批評,結果就是哭哭咧咧的各種道歉和懺悔解釋。
雖然人家大方的接受了,但這個黑點可是被網友記住了,走到哪,無論何種方式曝光,就算是做慈善,都會被人冷嘲熱諷。
所以這種聲音既具威力。
網友在網上評論也會互相謾罵,你你的道理,我我的道理,互相反駁,不管是多麼懸殊的論斷,總能嘴硬。
但這種官方站了立場的東西,那些不同 的聲音就不會再出來了,因為人家有了強有力的證據,是你不能質疑的權威,再去掰扯就顯得自己太無知了。
所以此言一出,網友全安靜了,至於林光輝,當然也安靜了。
雖然最後被罵了幼稚還沒來得及出氣,但也隻能戛然而止。
官方盛讚了於躍,你還去罵他虛偽,你豈不是不認同官方的評價?
林光輝再有勇氣也不可能幹這種事兒,如果真幹了,或許都不用別人,馬老板直接就把他辦了,以表達自己對官方的尊敬。
所以林光輝隻能安靜的,苦悶的看著於躍和國家電影網眉來眼去。
對於電影網的認可和評價,於躍很謙遜的了八個字:戒驕戒躁,不忘初心。
聽聽,多特麼的惡心……
以端正的姿態發表了八個字之後,於躍樂開了花。
居然還有這種事,他很想看看林光輝的表情。
想想都興奮的不行。
於躍發現自己簡直無敵了,以前吵架知道怎麼吵,這次沒了bug,居然還有老眷顧,不,是官方眷顧。
當然,興奮之餘,於躍也開始思考起來。
然後有些感動。
看來自己的付出是有回報的。
這些年雖然得罪了不少人,讓很多人不喜歡,但自己做的事是討喜的。
不管是之於國家關心的足球事業,還是單純的為電影做出的貢獻,都是得到了肯定的。
關於這次官方的力挺,在很多人中間也引起了熱議。
比如張斌和金玉玲在談論這個的時候,他笑著了一句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
而在浙濱那邊,大馬哥在和張東一次見麵的時候也談論起了這個事。
張東這個發聲多少有些奇怪。
馬老板笑著無非兩種情況,第一是電影網在回饋上邊,表明自己也很喜歡於躍。
再就是於躍確實讓負責電影的高層很滿意。
張東點了點頭,是啊,雖然於躍不曾和上邊接觸,不像馬老板參加過很多東西,跟各種人物都見過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