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有前兩個視頻的印象,這個視頻同樣是官方等待的,所以當視頻發出之後,準確的被DY的智能抓住了,然後全平台推送。
甭管你之前關心不關心這事,甭管你喜不喜歡光,都推過去。
所以短短半個時,播放量就達到了上百萬,點讚評論紛紛爆棚。
在最後一個視頻裏,一個青澀的背影走上前去,來到了僵持的兩人中間,然後非常囂張跋扈的我是於躍。
隨後警告那家夥不要難為光,因為他的粉絲很牛逼。
接著就是於躍厚顏無恥的請台上的女孩介紹自己,然後那個姓許的老板錯愕不已,以禮相待。
視頻雖然沒有一直交代到最後,但大家都明白了,是於躍的出現,讓光全身而退。
三部視頻,講述了一個完整的故事,一開始是淡淡的悲傷,然後是壓抑,最後是爆炸般的釋放。
僅僅是三個片段,卻帶給了人們如電影、電視劇一般的享受。
猜不到開頭,也猜不到結尾那種。
光的悲戚,大反派的囂張討厭,再到最後於躍有如神靈般的從而降解決問題,都讓人們大飽眼福。
可想而知,在評論裏,大家是何等的激動,然後對於躍不吝各種讚美之詞。
“同樣是囂張,還是喜歡於躍這一款。”
“朋友,光的粉絲你惹不起!”
“以後誰再跟我裝B,我就告訴他我是光的粉絲。”
……
梁子在這一波視頻三連發之後,僅三十六個時就漲粉破千萬,而且上升勢頭依然不減,總粉絲量直奔三千萬而去,大有君臨下之勢。
雖然這種視頻平台有太多人一夜爆火,可能隻因為一個短短的歌曲片段就收粉無數,但大梁本就是牛人,不是偶然爆火之一,就顯得特別厲害。
視頻都看完了,但還有人很是疑惑,不明白於躍為什麼會出現在這個現場。
DY的觀眾還好,他們習慣看各種視頻,包容度很強,有時候故意拍的感人段子都會被大家評論:雖然是故意拍的,但還是頂。
但在DY之外,在那些新聞平台,網民就沒那麼大的包容性了,都質疑這個視頻是有組織有預謀的。
或者可以是一個故意炒作。
因為視頻是梁樹拍的,主角是於躍,這很難不讓人生疑。
針對此事,有人想采訪於躍。
這次於躍接受了采訪,直言就是特地去看光的。
記者問於躍這麼忙,還有時間追星。
於躍苦笑是為了工作。
記者追問,於躍便將春風音樂總監一職正空缺,想請光出任。
這讓記者驚訝不已,問音樂總監怎麼沒了,於躍春風太強,培養的人才很厲害,被企鵝看中了,跳槽企鵝了。
他沒有去引戰,卻出了讓很多人驚訝的事實。
在企業家看來,這種事就和男人被帶了綠帽子一樣。
雖然該憤怒,但絕不適合張揚出去。
但於躍就是出去了。
記者問為什麼選擇光。
於躍對著攝像機,很肯定的:因為我覺得他是最有才華的音樂人。
光的實力確實廣受人們的認可,不管是唱歌還是創作,都是首屈一指的。
但最有才華的音樂人這個評價還是過於誇張了。
記者道:“你是整個華語樂壇?”
“不,是整個樂壇。”於躍。
記者再次驚訝了一下,然後出於職業本能的挖了個坑:“比劉王還厲害?”
“劉王唱歌可以,但寫歌不是強項,比不得光。”於躍道。
“周董呢?”記者又問。
於躍看看記者,那目光讓記者微微有點哆嗦,像是被發現了自己在做壞事一樣。
但於躍隻是一笑,接著道:“周董也很厲害,他能成為後王時代的新王,擁有如此多的簇擁,已經明了他的實力,但在我這個光鐵粉眼裏,他也不如光,因為光的歌我會唱五六七八首,音樂一響,隨便哪個音階都能進入,但周董的歌,大概隻有青花瓷我能完整的唱下來。”
“最後,於總能談談,在為光挺身而出的時候,您是怎麼想的麼?”記者問。
於躍隨口道:“我欠光的。”
記者狐疑:“您欠他的?”
“是啊,他的歌聲陪伴了我的青春,我沒買過他的唱片,也沒去聽過演唱會,免費聽了這麼多年,總有些愧疚,這次就當去了一次他的演唱會,付費聽了一次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