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春風方麵提出的則是大膽創新,不必畏手畏腳。
雙方果然在任何時候都是有分歧的,哪怕在都認可創新的情況下,也依然有細微的差別,然後把這個差別無限放大。
其實大家覺得在這個問題上,沒有絕對的是非對錯。
華藝的理論沒有錯,創新的同時也需要傳承,這合情合理,有些穩中求升的意思。
而春風提出的創新要大膽,要大踏步往前走,似乎也沒什麼不對。
既然要創新,那就擼起袖子幹唄。
所以這事兒其實沒什麼可爭論的,沒有絕對的對錯。
不過有一點是大家關心的,既然提出了兩條路線,那雙方肯定要做與路線吻合的事情。
這事就又要重新回到電影本身上來。
首先,華藝肯定是緊緊的把握住了自己的主題。
這電話第二部是延續多年以前的一個電影,第一部的時候是電話剛興起,電話的意義是屬於那個時代的。
而現在,電話經曆了網絡時代的革新,科技長足的進步也直接影響了電話的各種體驗,甚至可以改變了這個東西的概念。
所以這第二部,就是傳承與發展。
雖然,現在電影沒法播了,但華藝確實用實際踐行著自己的理論。
然後這時候有網友,包括華藝的簇擁開始問了,你創新要大膽,那請問你的創新呢?
其實這種問話如果出自敵人之口,那一定都是有套路的。
就是不管你拿出什麼電影,他們都等著你呢。
首先人家覺得你可能根本就沒有絕對創新的電影,如果是這樣,那最好了,你就是嘴上的容易,實際不幹正經事啊。
華藝再怎麼差勁,電影遭遇再大的危機,但人家心口合一,值得尊敬。
反而是你,滿嘴跑火車,嚷嚷著什麼創新,什麼大踏步,結果投資的電影還是老套路。
其實大家覺得結果應該就是這樣的,不管是華藝還是那些簇擁者,都是如此。
電影怎麼算大踏步創新啊?
你能拍出來絕對新穎的題材麼?你能不借鑒以前的電影麼?
不還是悲劇、喜劇、愛情、奮鬥、災難、打鬥等等等等麼?
再者,就算你的東西足夠創新,足夠新穎,他們也能告訴你,這根本不是大踏步的創新。
你不還是用攝像機拍的麼?你不還是有導演麼?你不還是有演員麼?
但凡電影,肯定都有傳統的痕跡啊,那就屬於傳承與發展行列啊。
所以問出之後,他們就準備好了。
但於躍一個回應把他們氣壞了。
“這可是你們問的,可不是我自己要宣傳的。春風投資拍攝的一部創新電影確實要上映了,咱不是藥神,讓你們見識見識什麼叫創新,讓你們看看喜劇創出的新高度,立貼為證,不新來找我退電影票。”
一個微博之後,總算把這場罵架暫時收了個尾。
華藝很生氣,還想吵,但這種休戰也是他們期待的。
因為言多必失,何況現在本來就是全民皆兵的時候,除了自家水軍和鐵杆,大家都看華藝不爽呢,能消停自然是最好。
但苦悶是必然的,因為吵來吵去,最後又被狡猾的於躍打了一波廣告。
趁著這個熱度,知道藥神的人太多了,宣傳效果極佳。
事實也確實如此,藥神已經進入了宣傳階段,有於躍這一嗓子,省了不少事。
然後大家發現藥神這電影給人的感覺就很搞笑。
名字不賴,有吸引力,而主演同樣是喜劇大咖。
一個是演技和導演功底都在線的電影紅人,還有一個以木訥示人的另類搞笑演員,這倆人之間的碰撞,或許真的會讓喜劇感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所以滿是期待。
吵了一場架,馬哥也回來了,於躍帶著安語赴約。
在一個安靜雅致的餐廳,兩人見到了馬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