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就算導的好,拍的好,但製作出來的東西基本也是爛的,這樣的電影你指望影迷買單不大可能。”
吳靖是愛死了,不對,是佩服死了於躍的,於躍已經被認定為投資界的巴菲特,被認為是電影投資界的鬼才,所以所有人都覺得於躍看好的就肯定是好的,哪怕所有人都不看好。
那如果他嚴重不看好的,肯定就不行了。
雖然對於躍很相信,但吳靖還是提出了一點異議:“我到片場看了一下,其實拍的還是不錯的,我也和導演聊了一下,還見到了大劉,聽他分享了一番,是,三是神作,但這個作品也不錯的,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我覺得這是一部開山之作,而且現在國內的特效水平其實也有所提升,距離好萊塢當然還是相去甚遠,但不至於那麼爛,又是我朋友,所以我想支持一下,就算賠,也不至於賠太多吧。”
於躍微微沉默了一下,畢竟自己沒聽過這個電影,對於它全部的了解也隻是投資初期的事,當時他和賓書碰過的,一致否定了這個投資。
“而且這個電影史上邊很支持的,最大的投資方是掛著國家名頭的。”吳靖道。
於躍聞言頓時驚訝了一下,當時他就知道這個電影籌備的還是很順利的,導演要的錢很快就拿到了,所以於躍當時要進,還得托張斌的福,他覺得本來就不想投,更不值得和張斌開次口,也就沒理會。
現在一聽牽頭的掛著國家名頭,於躍突然覺得還有點可為了。
“行,等去魔都,咱倆再聊聊。”於躍道。
吳靖了聲好掛了電話,這種大事當然不適合電話聊,還是見麵談比較好一些。
掛了電話,於躍直接把賓書叫了過來,雖然投不投還倆,但關鍵是他感受到不少東西。
首先是上邊對科幻題材的重視。
於躍自己也買了一個版權,雖然區區三十萬,但於躍覺得還是不錯的,三十萬,隨便一拍都賺回來了。
但他當然不想隨便一拍。
這也是他一直沒有提這茬的原因,他想等技術成熟一些,等科幻題材可以拍好的時候再拿出來。
國產科幻題材注定會有出頭之日,這是不需要思考的事情,隻是時間長久而已。
就像早些年人們點蠟燭的時代,有人過不了多久就會樓上樓下電燈電話一樣。
當時大家覺得這人真能吹牛,但事實就是如此,電燈電話的時代注定會到來的,隻是時間長短而已。
同樣,科幻電影也是如此。
於躍在準備著,所以老早買了一個版權。
而現在,他又獲取了一個消息,或者被吳靖提點了一下。
科幻題材的瓶頸在哪裏?就是特效啊。
這不是談情愛的電影,其實演技都不是那麼重要,主要就是科幻內容的嚴謹性和腦洞程度,再就是特效了,大家看的就是這個。
所以於躍找到了方向,搞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