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股市動蕩(2 / 2)

但股價下跌不得不重視,名利場,互相幫忙是常態,但一旦真的出現巨大的危機,還有多少人念舊情就不一定了。

趙姐出事之後經常談笑風生的大馬哥不也和她不熟麼,能在名利場混的人都知道什麼叫人情冷暖。

所以打鐵還得自身硬,自身要是出了問題,雪中送炭的絕對不多。

聽到老板文化,陳副總道:“基本確定就是春風於躍那句話惹得禍。”

王軍聞言皺眉,這事他聽了,但都是公司公關部處理的,這種網絡罵架他當然不會參與,跌份兒。

“華藝將死?”王軍皺著眉頭冷聲道。

陳副總點點頭:“最近風平浪靜,要不是因為他,實在想不出別的原因,而且……現在很多自媒體都在煽風點火。”

陳副總隨即把自己掌握的情況了出來。

原來有很多自媒體開會推敲於躍那句華藝將死,然後翻出各種資料。

比如,華藝旗下那些高能藝人相繼離開單幹,雖然華藝是支持的,但事實就是華藝培養出來的超級巨星都不直接給華藝製造利潤了。

再就是大股東,尤其是王軍自己,所持公司的股份銳減不少,雖然還是公司的老大,但減持的厲害,甚至自媒體宣揚一個觀點,他要套現走人。

還有就是華藝這兩年在電影市場的動作,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以前覺得華藝超級牛掰,但直接一看數據,得,除了馮導這個搖錢樹以外,這兩年華藝根本沒有什麼牛掰的手筆。

不過馮導再牛也沒法一個人拉動整個華藝,所以利潤在逐年縮。

而且馮導的電影不錯歸不錯,經常提名獎項,但票房現在也沒有那麼厲害了。

以前確實執牛耳扛把子,但這些年一大堆的爆款,和華藝太深關係的並不多。

尤其對比一下得意的春風,那差距就更大了。

春風的電影動輒就七八倍甚至十倍以上的回報,華藝的有時候勉強盈利就算不錯。

當然,對於今的華藝來,保持熱度和名聲就是賺錢,有時候電影直接收入並不是特別重要。

如果馮導的電影年年拿大獎,就算票房持平也是重大利好。

但這當然是不可能的,而且對於股民來,這些數據一擺,就容易心思活絡。

當然,自媒體雖然能忽悠,瞎掰扯,還不足以完全影響股民。

主要還是於躍那句華藝將死。

沒有什麼太靠譜的論據,但對於股民來,雖然不至於深信不疑,但肯定嘀咕。

為什麼?因為於躍是專家啊!

沒錯,他不是有任何學術證明的專家,但所有人都知道他是影視行業的專家。

開玩笑,春風的老板要是不懂影視行業,那還有人懂麼?

就以春風如今的成就來,論起在影視經營領域,還沒有幾個人敢比他強。

就是首富都不行。

首富賺錢能力是強,但在影視領域,比投入回報比,論賺錢能力,於躍獨樹一幟。

所以他就是專家。

而專家華藝將死,這事就值得琢磨。

普通網民可能覺得於躍是詛咒,是扯淡,可以肆無忌憚的評論。支持或抨擊,隨意為之。

但對於和華藝有切身利益聯係的人來,這事就得深思熟慮。

因為他們持有華藝的股票,當然要想了。

就好比買足球,巴西打朝鮮,大家都會買巴西贏,因為大家都知道巴西強,都知道會兵不血刃。

但如果有人站出來巴西這場未必拿的下,準備買的人就得尋思尋思。

要是這話的是普通人還好,大可一笑置之,或者罵兩句你丫懂不懂球,但如果這話的是德國主教練,那個把巴西虐成渣的家夥,那彩民肯定就得嘀咕了,要不要買?

很多人都不會買了,因為德國主教練是專家啊,他的話肯定有道理啊,那就有風險了。

在於躍和華藝的股民之間,就是這樣的一個感覺。

那些股民聽於躍華藝將死,好家夥,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先拋為妙!

於是,就有了這一場動蕩,從於躍發聲帶來的微改變,到自媒體一通跟風的分析,華藝將死這個事就好像要成真了一樣……

所以華藝股票開始跌,一發不可收拾,以至於鬧得華藝人心惶惶焦頭爛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