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炒菜論(1 / 2)

春風傳媒與省台的合作是一次全新的嚐試,這個模式絕無僅有,這是來自領導的創意,所以雖然尚未成功,已經有人將這個模式冠以了智慧的稱呼,一片歌頌之聲。

於是這個消息就在眾方的推波助瀾下不脛而走,不僅在春城引起不的熱議,在電視圈子也有不少關注。

雖然省台對於那些知名的大電視台來不值一提,但畢竟都是電視台,大家都看著彼此呢。

電視台的經營其實也是一門兒生意,商場如戰場,隻要可能存在競爭,大家就不會忽略彼此,何況即便再差的電視台,也是由電視人組成的,一個電視台可能羸弱,但誰能這個電視台就一無是處呢?

而電視人,甚至可以是媒體人,大家都是相互借鑒的。

就像企鵝,很多人是靠抄襲起家的,雖然這法有些武斷,但確實有道理,隻是人家抄火了,就厲害了。

再如某位大網紅P醬,公認的有才,但不也被人告了抄襲麼?所抄襲的還是一個相比之下的不能再的甚至不能叫網紅的人。

但P醬厲害啊,所以她的抄襲若不是人家維權,大家都不知道,還以為是原創呢。

所有人都好奇,P醬還用抄襲麼?她當然也不想抄襲,但問題是人家的產品真的好,雖然一百個作品裏九十九個都不如自己,但弄出來一個好的還是可以的,她覺得好,於是學來了,然後化為己用,贏得一大波播放量。

同行之間的借鑒、抄襲已經不算什麼難以啟齒的秘密了,哪怕再強的人,也有向弱者取經的時候,何況電視台這種大媒體,閉門造車在哪都不靈,互相關注,學習別人的長處都是必然的事情。

所以即便省台差勁,它的一舉一動,也是在大家的關注範圍內的,何況這麼大的動靜,幾乎都算改製了,自然更是轟動不。

而春風傳媒這個名字已經是影視圈不可忽略的生力軍,這兩者的結合就更加博人眼球了。

媒體的職業就是發現新聞,製造新聞,傳播新聞的,這麼大的動靜自然深受他們喜愛,於是開始奔波忙碌。

除了到省台采訪了解的,還有些媒體開始采訪幾大電視台的領導和知名節目人。

作為領導,大家都還是有所顧忌的,所以對這個合作都給予了模糊的評價。

大抵都這是一次冒險的經營,有好處,也有壞處,這把雙刃劍能發揮如何的作用還是看怎麼用。

當記者問起J台會不會和幾大電台瓜分收視率的時候,所有領導都希望看到這一幕,因為電視需要繁榮,有競爭才能繁榮。

這些領導眾口一詞,像是商量好的一樣,但顯然,他們不至於因為別人的一個動作還特地開個會研究,別沒必要,他們也沒到那個份上,之所以如此無非是因為作為領導,在這種露麵的時候更需要的是中庸,雖然大家心裏都想的是你可別來搶收視率,但這話自然不能。

領導都有所忌諱,謹言慎行,但對於那些知名的節目導演和製作人來,就沒必要明哲保身了。

他們的工作性質是常年居於幕後,但誰還不想到前邊來表現一下呢,其中最明顯的就要數歌手那個導演了,活生生的把自己排成了主角,當真因無數人吐槽。

但也可以理解,弄了這麼好的節目,給自己贏點曝光度,贏點知名度,可以理解,人嘛,無非就是為了名和利。

所以對於這種機會,他們也樂得接受采訪。

領導力求言之無物,他們就截然相反,不能嘩眾取寵,但肯定是要表達一些自己獨到的見解的,不然人雲亦雲,誰知道你是老幾啊。

芒果、魔都、浙濱等幾大知名節目的導演都紛紛發聲。

雖然辭五花八門,但結果都是一致的,都不能用不看好來表示,用媒體的話,各大知名導演痛批!

有人這是急功近利,有人這是病急亂投醫,有人這是舍本逐末。

用詞都相當犀利,意思很明顯,作為衛視,不應該吸引私人投資。

其中最犀利的當屬浙濱的一位導演,一個電視台能不能做好,取決於底蘊,取決於一代電視人,一代團體的成長,他以浙濱台為例,細數這些年浙濱的發展曆程,大致意思就是隨著多年的積累,隨著大家不斷地努力和進步,浙濱才擁有了一個人才濟濟的團隊,厚積而薄發,量變引起質變,浙濱才一躍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電視台雲雲。

隨著幾個大導演的眾口一詞,輿論也覺得很有道理,喜歡對新聞進行評論的網友也都附和著這些名導的言論。

還有很多人都不負責任的來一句急功近利,嚴重一點的甚至上升到了社會浮躁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