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 3)

我無父無母,幼時被棄於寺院門口,被師父收養,從此當了和尚,法號自然。

師父法號無根,本取六根清淨之意,未想與大眾意識取向不一致,常被誤解為無根。此根非彼根,乃命根。師父為免被他人稱為無根,遂中年時一日大呼“吾得道矣!”,佯狂奔出寺院千裏,至於深山,用平時克扣下來的香火錢另起爐灶,自蓋一廟,名曰“小覺寺”,從小和尚升級為住持大師。

我有三個師弟,其名曰自衛、自宮、自虐。說是師弟,其實他們都比我年長,之所以為我師弟,乃是入師父門牆先後所至。輩分就是如此,好比產婦生下雙胞胎,先鑽出來的一定是哥哥,後鑽出來的注定了當一輩子弟弟,命運使然。

而師弟們之所以能進入師父門牆,乃是有一段傳奇經曆。

事情的原由要由我三歲那年被師父收養開始。禍根不在於我,而在於我的雙親。他們狠心將我拋棄於寺院門口也就作罷,竟還到處宣揚某某山裏有間某某寺某某寺裏有個某某和尚某某和尚是個得道高僧專收棄嬰雲雲。當時天下太平,老百姓的精神生活也就是茶餘飯後侃大山,所以大家吃飽了沒事就到處侃,於是搞得方圓百裏內無人不知某某山某某寺有個某某和尚。輿論的力量可謂強大、博大、遠大。一傳十,十傳百,傳來傳去也就量變產生了質變,最後有傳言某某山某某寺某某住持為求生計專門替嬰兒洗尿布雲雲。

然而凡事皆有兩麵性。

人言雖然可畏,但經過如此一段比小腸還要曲折的變化,寺院的名氣卻越來越大,寺院的香火也越來越好,大家都跑來看這傳說中潦倒到細尿布的和尚住持到底是個什麼鳥樣。師父也樂得這些人來,於是把全身的毛都染成了白色,跑來的人一看,皆是驚歎:哎呀呀,鶴發童顏,果然是得道高僧!於是捐了香火錢,對著佛祖許個天上掉下金磚或西施的美好願望滿意地去。

於是又有傳言,到這家寺廟燒香拜佛靈驗無比,並且有人信誓旦旦地保證,他家的美嬌娘就是在小覺寺許過願後走路撞到的。大家一聽,連忙跑去看他的美嬌娘,無不大吃一驚,這美嬌娘果然夠得上美的稱號,全身上下無不是用世界上最完美的結構體——圓——堆砌而成。

如此,小覺寺的名聲越發強大,隨之強大的還有師父,終於被塑造成神仙般的人物。經過很長時間,師父的名氣大到可以影響氣候的地步,成群結隊的人翻過千山萬水日夜兼程就為一睹師父芳容以求不枉此生。

師父雖自詡早已看破紅塵,但生活在紅塵中始終是要吃飯,成天一副醜惡嘴臉假扮得道高僧,倒也願意出賣色相如西漢女屍般讓人觀賞,每天穿上自製的不同款式的僧袍舉行服裝秀。一時間僧袍成了當時最流行的服裝,於是滿大街的都是帶發修行的和尚,佛祖在天有靈終於在師父的手上風光了一回。可惜當時還沒有專利法,所以很快,江湖上就出現了大量仿製品,連天下聞名的少林寺都順應時代的步伐,改良傳統的單調僧袍仿製起師父秀的款式來。而師父秀的款式又大部分是由已經六歲的靈感大師我親自設計。於是我被喻為神童、聖童,私底下也十分罪惡地收了前來膜拜的施主不少好處。

少林寺方丈方賤大師春夢驚醒之下親筆題詞:穿著舒適,看著舒服。連夜派人馬不停蹄從嵩山送至小覺寺內。

武林中人大驚,都認識到了小覺寺在當時的地位。

從此江湖上就有了“南少林,北小覺”之說。

話說師父和六歲的我每天趕製僧袍開時裝秀生意正紅火,但突然有一天惹上了官司。

事情是這樣的,一日,一老者在觀看時裝秀連聲叫好紅光滿麵目露淫光時突然呼吸急促暴斃當場。法醫鑒定其為哮喘病發作死亡。這本沒什麼,一起意外事故而已,如果是哪個鄉下老頭子,隨便打發幾兩安葬費加一筆撫慰金即可。不料這老頭偏偏是朝廷一位要員的爺爺,雖說這要員早巴不得這老不死的痛快地死掉,但死在家裏和死在外麵是兩碼事,死在外麵的話關乎麵子,不能平淡無奇地就算了,所以此事驚動了官府。

官府鑒於當時小覺寺的名聲已經很大,且傳聞江湖上的人都是草莽之輩,兩句話不對就要拿磚頭打人,萬一處理不當隻怕會血流成河,再說牽扯到朝廷大員,故不敢妄加審判,隻得交與上頭處理。而上頭的官員都是從小官做上來的,小官知道的道理他們沒有理由不知道,於是此案件層層上交,最後鬧到宗人府再傳到皇帝的耳朵裏。

皇帝當時也快樂得隻剩下驕奢淫逸了,正覺無聊,突然來了這麼一樁子趣事,於是對此案倍加關心。然而到後來皇帝也很為難,在朝上和大臣門商議之下列位臣公分成兩派,一邊是要求嚴辦的新興派,一邊是主張和解了事的朝廷元老,哪邊都有哪邊的道理,個個怒目而視互不相讓。還好不是分成武將一派文臣一派,不然那些文臣定然是給全滅了。

這時君主專權的好處終於顯現出來,皇帝一拍桌子,手心發麻,決定哪邊也不偏袒,委派圓滑世故周轉於兩派之間的過三刀處理此事,提拔他為九門加兩廣提督加禦賜黃馬褂加尚方寶劍護身前往小覺寺處理這件事。後又覺此次前行和解的機會多一點,帶著寶劍殺氣太重,故收回尚方寶劍,但這還是無疑給足了小覺寺麵子。

現在說說過三刀。

過三刀姓過名三刀,這姓是假姓,原姓艾,艾三刀。因為咋聽上去像是要挨三刀,念著就十分疼痛,於是改成姓過,意取這輩子非要把這三刀給過了不可。而這過三刀本為江湖上一把好刀,後因為朝廷招安時給的銀錢多所以投靠了朝廷。其實因為各種原因投靠朝廷的江湖中人很多,過三刀卻是投靠的人中最圓滑的一個,逢迎拍馬是棒棒響,於是仕途大好,步步高升,如今封了這麼大的官可以說是皇恩浩蕩,覺得自己真正出人頭地張揚跋扈的時候到了。

於是出發去小覺寺,不料原本隻需三日的路程走了五日,非是馬車走得慢,主要中間盛情難卻招搖過市□□收禮什麼的。到達小覺寺山下時隨行的馬車已經由原來的三輛車變成了五輛車,金銀珠寶女人無數,過三刀可謂是大賺了一筆。

因為這幾年我和師傅秀得好,所以連帶發展了小覺寺山區的旅遊業,大大小小的旅遊社也就陸陸續續地發展起來,山腳的村莊也發展成為方圓百裏內有名的商業街,被朝廷扶植為重點培育項目。

過三刀是有史以來來到這裏的最大的官,最大的官當然要住最大的店,而最大的店就是一家名為“惜春樓”的妓院,所以過三刀理所當然地住進了這家最大的店裏,然後昏天暗地做來妓院的人該做的事。

然而這幾日來到此地的並不隻有過三刀。

幾天時間裏,江湖上的各路豪傑雲集於此,各大門派高舉著諸如“討伐過三刀為首的投降派!”“清我江湖門戶,揚我英雄威名!”“不能讓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的大旗浩浩蕩蕩地駐紮在小覺寺山下。

有些小門派人單勢孤,頭腦也不發達,發現好的理由都被大門派給占去了,不得以,隻好湊合著打出“為實現四個現代化而堅決討伐過三刀!”“為了愛和正義!”“團結就是力量!”之類來充充門麵。

不管怎麼說,江湖上大大小小有名的沒名的門派都來了,路程遠的門派也都派了代表來湊熱鬧,這著實讓山下的旅店老板發了一筆。

如此大的動靜,使朝廷方麵也比先前更加關注這邊的情況,畢竟這麼多江湖人聚集在一起,萬一處理不當暴動起來局麵隻怕不好控製,說不定就出現一個“××慘案”了。於是朝廷效仿宋朝,連下十三道金牌敦促過三刀務必妥善處理此事,萬事以和為貴,切勿胡亂使用武力,否則革職查辦誅連九族。

過三刀這才發覺自己處於一個十分危險的邊緣,雖身在妓院,這時卻已無心招雞,一晚上翻來覆去地想怎麼過這生平第四刀。

第二天一大早,各大門派均收到一張華麗的請貼,請貼內容如下:小弟過三刀誠請諸掌門或代表午時於醉仙樓一聚。

這次聚會極為神秘,醉仙樓上上下下被官兵守了個嚴嚴實實,片刻之後各門派的掌門或代表皆麵色凝重頭重腳輕地走出醉仙樓,然後招呼自家弟子回了老家,誰也不曾提起當日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很多年後,過三刀在一次醉酒後對小妾說出這件事的真相。他那天隻是給了他們每人一張字據,憑字據可到他過府領取十萬兩白銀,總共一百八十二張,共計一千八百二十萬兩白銀,是他過三刀多年為官所收刮的錢財。

道理其實很簡單,各大門派前來無非是為了得到些好處,得到了好處自然回家,然而這畢竟是丟人的事,雖然大家都做了,但是誰也不敢捅破這層紙,尤其是那些好麵子的大門派。這也沒辦法,誰叫現在天下太平,江湖上事少,錢自然也就少了,小門派不用說,大門派也都窮了起來。大家混江湖無非就是為了要口飯吃,飯都沒得吃了還拿刀幹什麼?於是大家聽到過三刀出巡小覺寺,知道發財的機會來了,而且果然發了財,所以滿意地離開。

而過三刀,回去之後自然受到皇帝的重賞,升官加薪,幾年下來收入又比之前的一千多萬兩不知多了幾倍。

然而福兮禍兮誰也說不準,當年過三刀被連發十三道金牌已經預示了他和嶽飛相似的命運。那事過去N年之後,有人彈劾過三刀N年前曾在醉仙樓密謀反A複B的勾當。時過境遷,過三刀當時位高權重,皇帝對其早已不放心,於是抓住這個機會要滅過三刀九族。

過三刀寶刀未老攜妻兒一路拚殺衝出京城,隱跡鄉野。為斬草除根,皇帝又命人放出消息,說過三刀懷有大A朝開國寶藏藏寶圖。江湖中人對藏寶圖是很敏感的,都想以寶藏來襯托自己的身價,所以一聽之下群起圍殺過三刀。可憐過三刀妻兒被殺,獨自逃亡五天五夜,終於命喪芷江龍津風雨橋之上。

然而江湖傳聞過三刀還有一遺腹子,繼承其父刀法,被一姓田人家收養,遂改姓田,名伯光,浪跡江湖,成為天下少女害怕恐懼的“快樂淫賊小田田”。

轉回來,話說擺平了趕來湊熱鬧的江湖人,過三刀開始尋思怎麼擺平小覺寺,幾經思量之後決定上山拜會小覺寺住持也就是我師父。

那時小覺寺雖已極有名望,已到和少林寺齊名的程度,但是出了人命總是不好的,而且我小覺寺人單力薄,除了名氣什麼也沒有。於是師父親自接見了過山刀。

本著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及求同存異方針,師父與過三刀進行了長達一上午的探討,最後達成共識,小覺寺賠償死去老者家屬五百兩白銀並書麵道歉。死者家屬對此事鬧得這麼大早就有些惶恐,隻等一個台階下,宣布不再追究小覺寺責任。此事就此告一段落。

但此事還是有後遺症,因為小覺寺名聲太旺,所以有不少人翻了幾萬座山過了幾萬條河來拜師學藝,連扶桑人都有。可師父覺得人多了不好照料,最重要的是多了一個人和他搶飯,因為當時我的飯量已經很驚人了,一餐要吃五大碗,以至師父對飯特別敏感,每次看到日漸減少的米缸都是唉聲歎氣。這對我也有一個好處,從那個時候開始,師父再也不敢對我說師父我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還多之類的話了。

因為前來學藝的人實在太多,師父責怪他們把佛門清靜地搞得暈頭轉向或者說把他搞得暈頭轉向,隻好找一個折中的辦法,舉辦一場選拔大賽,單對單輪回製,前三名收為弟子。設下擂台,激戰四天後終於從中選出三強,也就是我的三個師弟,定為師父的記名弟子,賜法號自衛、自宮、自虐。

師弟三人對這幾個名字都十分不滿,覺得太過惡俗。

師父眉毛一瞪,說,不叫這幾個名字!好,□□,自殺,自殘,隨便選一個,不要就滾!

最後師弟三人的名字確定下來,自衛,自宮,自虐,原封不動。

然後師父在眾人麵前發下毒誓再不收弟子,招徒風波這才平靜。

如此過了許多年,我們徒弟四人隨師父修習武學,這些武學不知師父從何處得來,偶然一次聽師父說他的武功都是自創,還沒人練過,嚇得我們一身冷汗。

一日,師父說他夜觀天象,風水輪流轉,小覺寺此時正處在龍脈之顛,然後問我們哪個想當皇帝。

我們幾個都不相信,我說,我們運氣怎麼會這麼好?

師父看了我一眼,眯著眼睛說,一切都是命數。

然後自衛說,那我們怎麼才可以當皇帝。

坐著。師父說。

我們大驚,坐著?

師父瞄了我們一眼說,因為是龍脈,所以即使是坐著也可以當皇帝。

自宮說,既然坐著就可以當皇帝,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人殺了那麼多的人要當皇帝?

師傅看著天空,長袍被風吹得一塌糊塗,一副世外高人的醜惡嘴臉,說,你以為所有人都像師父我一樣神機妙算麼。

經過我們四人商議,最後決定自宮留下來當皇帝,我和兩個師弟隨師父離開小覺寺。

自宮最終還是沒有當上皇帝,因為就在他坐著的時候,龍脈突然一轉,不知道轉到哪個鄉下去了。

話說我和兩個師弟還有師父離開了小覺寺,儲備了糧食,叫了輛馬車,一路狂奔。

師父是個會打算的人,在離開之前就已經想好了去處。據師父說那是一個神秘的地方,是江湖中人夢想的奇遇之中最美好的去處。

路上的時候我一直猜測那最美好的去處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地方,據山下的瘸子說女人是最美好的,不知道裏麵有沒有女人。

在狂奔了七天七夜後,我們師徒四人終於來到了師父稱之為奇遇最理想地的地方——大幻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