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王晗聽到自己的聲音過分的平仄。
“走吧。姐姐?”王潭既高興又小心地催她。“我來關門。”
兩個人默默地往前廳大堂走去。天空又下起雪來,無需意外,風停一陣來一陣就在引導他們往這個方向猜測了。王晗注意到王潭的臉泛著紅暈,紅暈似乎從她大受感動後一直沒有下去,王晗非常懷疑,她主動登門和她的話能有這麼大效果?
她們走得很快,裙擺嗦嗦作響。王晗想到,這是事變後她與王潭頭一次走在一起,重新走在一起。她心裏很複雜,同時倍感無力。她們低頭匆匆走過後院中裸露在天底下的一段路。雪粒撲到她們臉上,頭發上和衣服上,王晗收到幾束驚奇的目光,來自發現她們兩個走在一塊的下人。但願他們能把看到的一幕盡快傳到奶媽耳中,王晗無力地想。她隱隱地擔心,眼下的情況和將要發生的未知事與奶媽想的“以退為進”存有不小的出入。
再過一個拐角,她們將從小入口現身到大堂。侍琴的聲音已經能聽到了,她大聲下達她的命令,跟著有人回答“是。”她們越走越近,能清楚感覺到好幾個人同時在做事發出的聲響。王潭放慢腳步,讓自己走在王晗後麵。
“夫人!”第一個看見她們的小廝驚叫一聲。隨即,他看向王潭,張了張嘴,最終沒出聲又合上了。王潭對他微笑,小廝從她看到王晗,露出稍稍放下心的神情。其餘的人照他的樣一起做:先喊聲“夫人”,接著給王潭的微笑報以意味深長的一眼。
王晗掃視四周,幾個人在搭台子,堆放在大而淺的圓竹筐裏的紅緞子是他們搭台的目的。三個小丫環圍著竹筐,手中拿著幾個紅喜字。當王晗把視線停在她們身上時,她們一陣抖動,脖子縮了縮。其中一個把紅喜字慢慢地從身後放進竹筐,似乎這樣就能讓王晗明白,她並非跟侍琴一夥,她隻是不幸被叫來幫忙的人之一。
“喜字打算貼幾個?”王晗問。
“正在算呢,姐姐。”王潭說,“想著先多剪幾個,不怕缺更好。”
“得花上幾天才行。”王晗說,抬頭看廳內的棟梁。
在少許灰塵下,它們散發出陳舊的氣息。至少那暗淡發灰的顏色看上去極不配下麵的紅緞子。
“簡單掛一掛,看著有紅喜就行。”王潭的臉又紅了。“用不了一兩天。”
“是嗎?”王晗沒怎麼注意她的話。她分心了。侍琴正鼓大雙眼從她和王潭臉上看來看去,好像完全忘了她丫環的身份。但真正使王晗分心的是侍琴臉上的神色,比其他人的緊張和擔憂還多了點什麼,王晗有種不詳的預感。
“是的。”王潭說,“妹妹原先想得更為簡單。若不是南郡公等大人也要出席,紅喜不夠多恐怕場子不吉利,教大人們還要為難進不進場子的事,這才去裁了那些紅緞子來。”
“你們接著做事,不用管我們。”王晗命令道。她盡可能使自己平心靜氣。主子們的關係如何,還輪不到一個丫環當眾離間。
丫環小廝們統統轉過身去,背對她們兩個。
“這紅緞子打算掛多少?”王晗繼續問。
“全在那兒。”王潭伸手指過去。“這些用完就好,掛到哪算哪。”
“那不對吧?總有個量法,東西方對稱也起碼。”
“不管了。”王潭壓低聲,似乎不想讓其他人聽到。“掛那麼高,多費事。掛上去了,沒用一會就要拆,又是費事。”
“辦喜宴哪能是你這樣的想法?”王晗的聲音不自覺地柔和了。
“姐姐認為不對?”
“當然不對。”
“那該怎麼辦?”王潭故意問,露出以往的調皮相。“妹妹聽候指令。”
王晗抿起嘴,看向別處。王潭總有法子逗她笑。
“你真不想好好布置一番嗎?”王晗回過頭,不動聲色地問。
展示一個淡定的微笑後,王潭輕輕搖頭。“不想。打一開始就想好了,簡簡單單的便可以——比這樣簡單得多——不需要布置些什麼。若非考慮到那幾位大人,妹妹認為……敬杯茶便行。”
她的語氣聽起來很真誠。王晗感到她正被某些柔和的東西觸動並動搖。
“那既然準備布置了,不如花點心思弄得像樣點……紅喜字隻能代表普通人家……光有紅緞子還不夠,”這些話沒經過思量就從王晗嘴裏斷斷續續地出來了,聽起來很像她在認真思考哪些東西是用在這時候的。“燈籠。”她想到了。“紅緞子的確費事,掛在那上麵也不夠亮,但燈籠不一樣。”
“侍琴也向我提過。”王潭說,“但我想,眼下兵荒馬亂的,誰家還有心思用紅燈籠呢。這外麵不一定有,有也一定不多。要是準備掛燈籠,必定不止一對兩對。從大門口起,到這裏,經過走廊到後院,再順著過道到……裏麵……這太費周折了,比那紅緞子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