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夕陽小鎮晚霞中(1 / 2)

夕陽染紅了天邊,小鎮沐浴在餘輝的晚霞中,炊煙在每一條街中穿梭,燈火稀落無助。

王家茶樓。中年男子閉著眼,仰頭喝完杯中茶水。這位中年男子身穿白布衣,麵容普通。他喝完茶水,把茶杯輕放在桌上,手做作地伸到腰間打算掏錢結賬。

在中年男子身後幾步走來一位少年。這少年濃眉大眼,長相憨厚,厚厚的發絲擋在額前,將左眼遮蓋。雖然他的身上穿著用最廉價的粗布製成的麻衣,但衣服很是潔淨。

“先生,今日是小店營業的最後一天,茶水皆都免費。”他的臉上露出一抹令人滿意的微笑,話語很是流利,似乎這句話已經說了不知多少遍。

“原來如此。”中年男子一笑了事。“那我走了。”中年男子站起身來,一走了之。

少年低下頭,疲憊地拉攏著肩膀,拾掇錯落在桌上的茶具,低著聲抱怨得有氣無力:

“一天了,好累。真不知王叔是怎樣想的,走就走吧,還非要免費一天。這可是我到這裏打工以來最累的一天!說什麼做生意要有始有終,既然在開業時免費了一天,也便要在離開時免費一日。不過我看呀,這就是無中生有,浪費至極。”他先將拾掇好的茶具收放在一個紅木盆中,再從茶樓角落處的小水桶裏打了瓢水,然後輕輕地潑在桌上,最後很用心地把桌麵擦得透亮。

“王叔,我走了。”他把泥濘不堪的布巾洗幹淨之後,對著角落的門口喊道。

“小羽呀,真的不和叔一起去縣城?要知道縣城可比我們這個窮髒僻壤的地兒好多了。”一聲應和從門裏傳來,門簾被掀開,走出來一位中年男子,他拿濕毛巾擦著額頭的汗說道。

少年望著眼前的男子,緩緩地搖了搖頭。

“哎,難得你有這份孝心,顧老死後還給他守墓三年,若他地下有知,定會含笑九泉。”中年男子將白色毛巾搭在肩上,歎了口氣,眼中雖說有一絲讚賞,但大多的是憐憫。

少年露出一抹勉強的微笑,衝中年男子擺了擺手,轉身離開了茶樓。

夕陽西落,一抹殷紅色的彩霞傾瀉而下,映照在踏出茶樓的少年臉上,讓少年滿麵紅光,在落日的餘暉中踏上了回家的旅途。

少年名叫顧羽,剛出生就扔在深山中,後來被上山采藥的顧嘉意外地撿到,將其養大。

當顧羽從冷靜的街道走入幽冷的胡同時,驀然回首,被他來回踏過了近一年的門掛上了永遠都不會拿開的打烊牌子。

隨著夕陽漸漸落下,伴著家家戶戶飄出的飯菜清香,顧羽回到了家中。

打開院門,其內院落不大,三間平屋將這院落占據了大半,一顆桃樹點綴在院中,桃樹下有一座石桌,石桌旁還有兩個石凳。顧羽望了眼桃樹。這桃樹是顧老撿到他後找人栽的,桃樹幾年便長成了大樹,開花結果間年年都會結出又大又紅的桃子。

記得每年桃子成熟後,爺爺就會把桃子摘給還是小不點的他吃,可是現在他長大了,可以自己去摘桃子了,但是爺爺沒了。顧羽露出悲哀,顧老的死讓他痛心疾首,每當看到這桃樹他就會想起那個坐在樹下滿臉笑嗬嗬的老人。

顧嘉是鎮上的大夫,鎮上的人尊稱他為顧老,早年經曆喪妻之苦,妻子給他留下一個女兒便去了。

顧老的女兒名叫顧青,在顧羽兩歲時嫁給了縣城中的一位秀才,隨後很少回家看望顧老,偶爾回來也不過留下幾百錢便匆匆離去,讓這個孤寂的老人更是將顧羽當成親生孫子一樣看待。

然而醫人者不能自醫,在顧羽十二歲那年顧老因一次大病去世了,顧青將他下了葬,給顧羽留下幾百錢,再也沒有回過家門。

唯一的依靠走了,那時的顧羽隻覺天昏地暗,世間萬物都失去了色彩。幾天的消沉後,他來到顧老的墳前,懵懂中立下要為爺顧老守墓三年的誓言。

顧老去世半個月後,鄰居王叔來到顧羽的家裏,叫其去他的茶樓當店小二,每日給他三十錢,也算維持生計。那時的顧羽茫然麵對眼前的世界,家中的錢全部給顧老下了葬,隻剩下顧青給他的那幾百錢,待聽到王叔說給他工作時,連連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