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博啟說道:“我的名字確實不錯,比你的要強得多,你本來就缺智慧,還要去買人家的,但又姓吳,買來買去也隻是一場空,看來你不適合混官場啊,我建議你辭官下海,幾年出來說不定就成腰纏萬貫的大老板了。”
吳買智說道:“你說的沒錯,我確實有過辭官下海的打算,但現在不這麼想了,我不光要當官,還要當大官,這點上咱們算得上殊途同歸。”
常博啟說道:“哦,那我先要恭喜吳縣長了,如果有朝一日吳縣長當了大官,可一定要提攜博啟啊。”
楊釗舉起酒杯,說道:“常書記,吳縣長,你們都是我的上司,以後還需要你們的關照,我先敬你們一杯。”
常博啟勉強喝了一杯,說道:“二位,你們怎麼想起請我喝酒了?你們應該請那些科級領導喝酒,這樣他們就能為你們搖旗呐喊了。”
吳買智說道:“咱們是當領導的,請喝酒也是他們請咱們喝,我雖然沒殺過豬,但也知道殺豬怎麼殺,不能亂了規矩。”
楊釗說道:“常書記,你是不是聽到什麼謠言了?臨川就這麼大地方,人不多謠言傳的挺快的,謠言止於智者,像你這樣的智者,那些謠言破壞不了咱們的感情。”
吳買智說道:“就是,那些人唯恐臨川不亂,挑撥離間咱們,咱們可不能上了小人的當。”
常博啟明白這兩人最近急於任免一些科級領導,但沒有常博啟就過不了會,無法達到他們的目的,今晚這頓酒也和這件事有關。
常博啟說道:“如果是因為謠言的事,就不必設宴為我解釋,我根本沒放心裏去,你們也不必介懷。”
吳買智說道:“常書記,我政府這邊因為工作需要,需要任免幾名科級領導,要過常委會,盼星星盼月亮,終於把你盼回來了,你看什麼時候過會啊?”
常博啟說道:“你是副書記,我不在期間,你就可以代行書記職責,你自己召開會議走走形式就行,沒必要等我。”
其實吳買智也試圖走這一條路,在常博啟不在期間,由他召集常委會過人事任免議案,但其他幾個常委不買賬,吳買智連常委會都召集不起來,還別說要過他提議的人選。
吳買智上任以後,對科級領導封官許願,拉攏腐蝕,企圖架空常博啟,消弱常博啟的戰鬥力,這招確實奏效,答應隨他站隊的已經過半,隻要常博啟成了光杆司令,那也就翻不起大浪了。
可在縣委常委會上,吳買智占絕對的劣勢,臨川是個小縣城,隻有九個常委,這九個常委中,吳買智這邊隻占三個席位,所以要在常委會上搞事,絕對搞不過常博啟。
吳買智也是能屈能伸之輩,該到服軟的時候就會服軟,等到和常博啟翻臉的時候就會翻臉,有時候低不下頭的時候,就會多想想韓信,韓信都能受胯*下之辱,他又算什麼東西啊?
今晚就是擺酒向常博啟服軟,常博啟認了好說,如果不認,他還有後著,會讓常博啟吃不了兜著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