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節 南線窗口(2 / 2)

所謂山東的突破,僅僅單線的利好消息罷了。華北的戰局,實際此時已經進入了最危急的關頭。這樣的態勢,在外界隻關注山東進展,而忽視了山西太原一線的重要性時,顯得尤為重要。

範哈兒所需要做的,就是將這個現象告訴外界所有人。

隻是因為山西的形勢,涉及的方麵眾多,不僅**和張學良、楊虎城是範哈兒的盟友,同時蘇聯和美國方麵,在當地也有一定的涉足,所以範哈兒最終還是花了大半天的時間,來和各方協調。

就在當天下午,與各方協調達成共識後。南京的中央通訊社,突然在廣播中播報了閻錫山部大敗,太原危在旦夕,中原隨時會被日軍的突破的電訊。

隨後,國內各大電台、報紙都出了緊急節目,通報這一消息。

不久,華北前線更是傳來消息,日軍緊急動員的關東軍駐山海關師團,已經應寺內毅的要求,南下天津,進駐津浦路,以應對山東一線**的突破。

再後來,日軍決定調集東三省的轟炸機出動,轟炸山東一線薛嶽部的消息,也隨即傳來。

而關於朝鮮駐日部隊,隨時可能渡海在山東登6,抄手薛嶽部後路的消息,更是在各地瘋傳。

如此種種,各種對華北戰事不利的消息,在短短半天時間裏,就迅的在中國傳播開來。

其實裏麵的很多消息,有被誇大的,也有的是被誤傳的,隻是在和大量確切消息一起出現的時候,讓人很難去區分其中的真假罷了。

這些消息一出,別說那本來隻是有意力挺老蔣的支持者,就算是老蔣本人,也不得不緊急召開前指會議,商討現在的情況下,是不是應該繼續不計代價的突破山東一線了。

山東一戰,空耗了**大量人力財力,很有可能麵臨虎頭蛇尾結束的結果。

不過這些事情,已經要看以後的展,此時的範哈兒和麥克阿瑟,卻是齊齊將目光,看向了台灣。

因為此時的台灣島上,出現了一個對於登6來說,難得的絕佳窗口。

944年7月,一場沒有被日本氣象機構及時預測到的台風,突然在西太平上空形成,並且在日軍剛出台風預警後三個小時,就突然在台灣東海岸登6,隨後慢慢橫穿整個台灣島,轉化為熱帶氣團後,繼續朝著福建浙江沿岸前進。

這個突如起來的台風,自身風力並不大,但對於反應不及的日軍來說,造成的損失卻極為龐大。

大量準備用來應對中美盟軍登6的物資,都被狂風和驟雨損壞,更為重要的是,因為台風帶來的強降水,導致濁水溪暴漲,竟然還淹沒了附近了日軍最大的裝甲軍營,整整三十輛的坦克,完全被溪水淹沒,附近的軍營也被大批摧毀,士兵人數自然損失不低。

而這兒,本來正是範哈兒和麥克阿瑟考慮的備選登6地點之一。

濁水溪附近地帶突兀,並不是一個合適的登6地點,之前隻是因為當地的日軍防守並不如其他幾處有利登6地點那麼密集,才被範哈兒和麥克阿瑟列入了登6備選之一。

之前綜合比較利弊,它作為選擇還是比較靠後的,但是這一場台風過後突然出現的日軍兵力空缺,卻是讓它作為登6的選擇,變得更加有利起來。

而且受台風影響,就算日軍想要對該地進行補充,也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同時因為福建此時也還是台風影響範圍之內,以戰術合理性的考慮,此時日軍應該不會預料到盟軍膽敢冒著台風過後海浪極大的風險,在這個起登6攻勢,完全可以在戰術上,打日軍一個措手不及。

唯一的問題,就是台風過後搶渡海峽需要承受的風險,是不是盟國兩軍所能承受的。

範哈兒這邊,在和鄧錫侯等高參商議後,都同意冒這個風險搶渡,認為損失肯定會比正麵強攻要小。

而美軍方麵,對於這件事情的討論,就稍微有點長了。

這一次台風,美軍和中國的氣象機構合作,卻是提前預測到,隻是台風期糟糕的天氣,加上部分遠程電台天線和設備在大風中損壞,還是讓通訊變得極為不便。

麥克阿瑟關於利用台風過後搶渡海峽的計劃,遲遲沒有送到華盛頓的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手中。

作戰計劃要得到批準,自然也更加緩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