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珈道:“錦繡穀那裏是不是有一個天泉?”
納蘭雅道:“是啊,是啊!就是因為有那個天泉,所以才沒有人去過那裏,都知道天泉的對岸就是錦繡穀,可是路在哪卻誰也不知。你是怎麼知道的呢?”
駱珈道:“是國師告訴我的。”
和納蘭雅互相看了一眼,駱珈忙道:“是真的,我也要去那裏,國師說從那裏繞過天泉一直向北就能到達巴聖湖了。”
匈奴王庭。
和親使團到達已有半月之久,可是西海長公主半點消息也沒有,馮煥和朵桑也沒有任何音訊,烏珠留若和桑格爾也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屍。派出去尋找的人已經找遍了整個匈奴,卻沒有打探到一點消息。
此時,整個王庭均已知曉大漢公主在黑城路遇黑龍已然失蹤。當日從黑城坐戰車進入王庭的並非公主,而是為掩人耳目偽裝的替身。稽候珊亦知麗君乃是昭君的胞妹,且麗君與陳湯彼此有情,遂請烏禪幕做了大媒,於七月初在王庭為陳湯和王麗君舉行了盛大的婚禮。婚禮當日,稽候珊在王庭宣布:因大漢公主在路上遇到黑龍而失蹤,至今下落不明,所以漢匈和親大禮暫緩舉行,即日封和親的西海長公主為寧胡閼氏,待找到公主後,再舉行和親大禮,漢匈之間永結盟好。
次日,稽候珊與王雋兄弟相別,陳湯攜麗君踏上歸途。三人取道受降城,擬遊故地,並與鎮守該城的劉雲龍將軍一敘別情。
再說長安城中,自皇帝劉奭駕崩、太子劉鼇即位,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劉鼇登基後,大封其外家王氏戚族,王氏外戚一時權傾朝野。元帝劉奭時的一班老臣或被革職、或被流放。皇帝劉鼇的舅父官拜大司馬大將軍,手握兵權,然而始終忌憚虎威將軍陳湯在軍中的威望,故此向皇帝屢進讒言。皇帝劉鼇年輕氣盛,又兼安國公主、西海長公主皆以失蹤、淮南王外逃之事在長安城穿得沸沸揚揚,劉鼇深感皇家體麵盡失,於是下了一道聖旨:以陳湯、王雋護送公主公主不力,有礙漢匈和好的大計為由革去陳湯大將軍、王雋鴻臚寺卿之職,貶為庶民。聖旨下日,鎮北大將軍甘延壽於朝堂之上力諫皇帝收回成命,王鳳乘機抵毀,誣陷甘延壽與陳湯、王雋勾結淮南王,隱匿安國公主和西海長公主,蓄意破壞漢匈和好的大計。皇帝劉奭盛怒之下革去甘延壽大將軍之職,流放玄菟,即日起離開長安。
聖旨既下,甘延壽無力回天,即日攜帶家小離開長安,往東北玄菟而去。此時,陳湯與麗君、王雋三人正揚鞭催馬前往受降城,全然不知大禍臨頭。
卻說馮煥在白玉洞中見了昭君的“屍體”之後,一時悲痛欲絕,迷迷糊糊之中,抱著昭君的“屍體”轉。了一圈又一圈,不知何時竟走出了白玉洞,沿著山中的小路漫無目的的超前走去。也不知走了多長時間,天色已漸漸的暗了下來。
馮煥連日奔波,心中本是抱著極大的希望:一到錦繡穀便可見到昭君,從此二人相攜相依,再不分開。怎料今日想見,竟是天人永隔!一時哀痛,一時迷惑,一時低頭看看昭君絲毫未改的容顏,一時又撫撫昭君依舊柔軟的肢體,心中萬般情懷竟無處訴說。正在茫然無措之際,忽聽一個女聲叫道:
“這位大哥,想是迷路了吧?這山中前前後後再無人家,如今天色已晚,不如到我家歇息一晚,明日再走也不遲。”
馮煥兩眼直直的看著麵前的女子,也不答話,傻傻的跟在那女子的後麵走進了一所莊院。
正屋之中,一對老人相對而坐。
馮煥抱著昭君的“屍體”進了屋子,也不搭話,也不行禮,也不落座。眼睛直直的看著牆壁又開始轉圈,仿佛想找到出去的路一般。那少女看了看他古怪的模樣,笑著對兩位老人說道:“爹、娘,這位大哥可能是迷路了,我看天色已晚,怕他在山中遇到什麼野獸,就帶他來了。”說著,又從身後拿出山雞、野兔等一些獵物,笑道:“你們看,我今天的收獲可是不少!”回頭看見馮煥還在那裏一圈一圈的轉個不停,便笑道:“這位大哥,你在這一圈一圈的轉什麼呢?”見馮煥不答話,便湊到他的身邊去,這才看見他的懷裏還抱著一個人,驚奇道:“這位大哥,你抱著的是什麼人呐,想是生病了吧,快把他放到床上去,我爹可是醫中高手啊!”說著便要幫助馮煥把昭君的“屍體”放到床上,不料湊近了一看,頓時大驚失色:“這不是昭君姐姐嗎?她怎麼了?你是誰?”
馮煥聽她說出“昭君”二字,黯淡的眼睛裏頓時放出光彩:“昭君,你怎麼認識她?她在哪?我要去找她。”
那女子見他如此答話,方知他意識不清,便道:“大哥,昭君姐姐就在你的懷裏,她病了,快讓大夫給她瞧瞧。你不是帶她來看大夫的嗎?”
說著,便引導他將昭君放到了床上,那邊坐著的老者且不去管昭君,手裏不知什麼時候拿出了一個紫銅色的小錘子,對著馮煥的天靈蓋就是一下子,同時大喝一聲:“醒!”
馮煥挨了這一擊,耳邊又聽得一聲大喝,渾身激靈一下,身子一軟,癱坐在地上。不過,此時頭腦倒是無比的清醒。他看見一個麵容威嚴的老人正坐在自己的麵前兩眼帶笑道看著他,他的右邊還坐著一個雍容典雅的老婦人,一個美貌的少女立在床邊。馮煥下意識的檫了檫眼睛,問道:“老人家,我這是在哪裏啊?”
老人見他說話清醒,便道:“小夥子,這裏是巴聖山中,你是從哪裏來的?”
馮煥道:“我從巴聖湖來,”說著,突然跳起來,低頭一看自己的懷中是空的,往外就跑,一邊跑,一邊大喊:“昭君!昭君!”聲音嘶啞悲愴。
床邊的少女見他如此,連忙追趕出去,叫道:“昭君姐姐在這裏呢!”
馮煥回頭,看見昭君正安然的睡在床上,慌忙奔到床邊。低頭看著昭君的臉,見她的麵色紅白有致,伸出手去,撫了撫昭君的眼睛,想起昭君已死,不禁放聲大哭。床邊的少女意欲勸解,老人卻對她搖了搖頭。
馮煥自在白玉洞中看見昭君已死,便因傷情心痛而迷失了心智,欲哭無淚,欲訴無人。他想起自幼鍾情於昭君卻始終不得她的回應,及至五年前昭君溺水之後性情大變,方始對他有情,兩個人一起縱馬塞外,談笑風生,可惜歡娛日短,自己在邊地征戰兩年,昭君卻被選入宮,原以為此生今世無望再見,不料在西海又能相逢,自己身陷流沙,死裏逃生,為尋她,千裏跋涉,不料相見之日卻是天人永隔……這一點哀傷痛悔一時鬱結心頭,不得發泄,昏昏之中被老者當頭棒喝,方始能夠痛哭出聲、涕淚交流……正所謂男兒有淚不輕彈,隻緣未到傷心處,馮煥這一番痛哭,一直哭到氣啞喉幹,不能自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