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選侍猶豫不決的時候,暖閣的裏麵忽然響起了珠簾的聲音,隨後便是人影晃動。隻見皇太子朱由校緩步的走了出來,而在他身前的是那個負責看守他的太監,隻是此時那個太監已經是麵色發白,全身顫抖,因為一把劍架在他的脖子上。而皇太子則是麵色絲毫不變,李嵐也是緩步的跟在太子的身後,亦步亦趨。
看到這一幕的暖閣裏二人都驚呆了,對於這位皇太子,王安和李選侍都很了解,這兩個人都是看著皇太子長大的。他們無論如何也沒想到,皇太子會有膽量拿起劍,還準備殺人。在她們的印象裏,這位皇太子一隻都是懦弱無能的,膽小怕事,除了做的一手好的木工活,其餘的簡直一無是處。
“你要做什麼?你知道這是哪裏嗎?”回過神之後,李選侍頓時大怒,這個太監是她的心腹,不然也不會讓他去照看朱由校。
“娘娘難道不知道嗎?劫持太子是什麼罪名?如今父皇剛剛駕崩,就有人打起大明江山的注意了,本宮乃朱氏後人,本宮的身體裏流淌著的乃是太祖的血脈。太祖當年起兵之時,可能也沒想過會做皇帝,或許也就是為了光複漢人天下,他是漢人的英雄。太祖有過嚴旨,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供,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本宮乃太祖後人,英雄血脈,豈能受爾等要挾?”冷冷的看著李選侍,此時的太子滿臉英武,絲毫沒有了以前的怯懦。
其實這些話太子並不是對李選侍說的,這個女人不會因為自己的說教就改變注意。而是說個王安和跪在外麵的大臣說的,要讓他們知道,這個太子不是擺設,一來給他們信心,二來震懾宵小,這就是太子建立自己權威的第一步。
說完之後,太子猛地一用力,將手中的劍向後一拉,太監的喉嚨頓時鮮血如流。連慘叫都沒有發出,便捂著脖子緩緩的倒了下去。將手中的寶劍拿了起來,上麵沒有一滴鮮血,劍身上光滑如鏡。太子不由大聲讚道:“太祖爺留下的寶劍,當真是寶貝,吹毛立斷,殺人不見血,好好。”
將寶劍還鞘之後,太子將目光落到了暖閣中的宮女和太監的身上,對著他們道:“好好照顧李選侍,否則他就是你們的下場。”說完就走到了王安的身邊,拍了怕他的肩膀道:“你很不錯,不愧是父皇身邊的人,帶本宮去見大臣。”
雖然知道自己麵前的就是太子,可是王安還是覺得有些不真實,這真的是那個懦弱的太子嗎?不但從容不迫,還能揮劍殺人。
沒有理會發呆的王安,太子抬腿走出了暖閣,此時外麵的大臣還跪在那裏,不過此時的心情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剛剛太子的話他們都聽到了,他們沒想到一直以來默默無聞,膽小懦弱的太子居然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看到太子殿下出來了,外麵的這些大臣頓時便的十分有默契,全部三拜九叩大禮參拜,口中也是高聲呼喊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聽著外麵的喊聲,李選侍頓時坐在了地上,傻傻的癡愣著,緊接著表情就變得猙獰無比,叫過了身邊的一個宮女小聲的吩咐了幾句,在誰也沒有注意到的時候,宮女轉身就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