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千戶侯和繪瓷人(1 / 2)

我母親原是江南的一處繪瓷女,那時官窯生產的瓷器,都是要進京供奉給皇帝的。

除了瓷器本身更重要的是瓷麵上的圖案,我母親就是當年窯裏最著名的繪瓷人。

她繪的瓷即便是京城以來的畫家也是連連稱讚。江南一帶更是流傳著——得芸娘一詞,舍千金無數。

然而就是這麼一名前途無量的繪瓷人,恰好遇上了戰亂,北方異族侵入,皇城自顧不暇,運往京城的無數瓷器便這樣蒙了灰一直待在瓷窯中。

那時很多煉瓷人都吃不上飯,而母親憑著繪瓷的手藝攢下了不少資產,眼看著當初的同僚窮困潦倒,母親便拿出私藏的財產去救濟這些人,也在這時遇上了千戶侯將軍。

千戶候那時還不是千戶候,不過是一個逃難出來的無名小卒,吊著最後一口氣來到我母親的粥鋪。

母親瞅他可憐,便將他救起,多送了他幾碗粥,我母親見這小夥子體格健壯,便將他留下平日照看粥鋪,免得難民們難以自控,擾亂粥鋪的秩序。

我母親自幼長在瓷窯裏,終日想的念的便是如何繪出更好的瓷器,對男女之事並不上心。

千戶侯被我母親的溫柔善良打動,便對我母親表達了心意,而我母親也在他的日益陪伴和耐心照顧中逐漸動心,男未婚女未嫁,兩人最終成了親。

轉機也就在這時,由於北方動亂,皇城危機,各地都在大肆的招兵,有時路上遇到青壯男子,話不由說,便叫人抓了去充了壯丁。

那天父親回來的路上就被抓走了,好說歹說那領頭的教頭才許了他回來見我母親一麵。

可父親回去後,母親說什麼都不讓他走,最後兩人爭執不下,母親便道你要去戰場上送死,我便跟著你去。

父親說服不了她,隻好作罷,於是母親便跟著父親從了軍,做著雜役幹的活。

父親很爭氣,在戰場上不過短短幾年便升上了千軍長,母親自然是極為高興的。

父親也許諾她在老家建一座宅邸,等到戰事結束了,都就帶著母親告老還鄉。

可隨著父親的仗打得越來越多,官越來越大,他待在母親的身邊也越來越短。

起初是十天半個月,後來將近半年都沒見過父親一麵。也就是在那段時間,父親身邊出現了一個女人,那是他在戰場上救回來的異族女人。

父親雖然在戰場上屢屢打勝仗,但實際上他身上的陳年舊傷一到夜半三分就疼痛難忍,這女人不知道用了什麼秘術讓父親的傷恢複,父親便將她留在了身邊。

那異族女子確實與常人不同,父親後來竟發現她還有呼風喚雨的本事,於是外出打仗就常帶著她。

也是那段時間,將軍營裏常傳來流言蜚語,說父親打勝仗是依靠著女人使用了邪門歪道,更有甚者說父親同著女人不清不楚,敗壞了將軍名聲。

於是父親身邊人便給他出了個主意,納這女人為妾,父親最初是不願意的,可後來也鬼使神差的答應了,納那女子為姬妾。

母親聽說這個消息時一夜老了十歲,這事不久母親懷了千戶候的孩子,千戶候當然是愛護的緊,差了十多個侍女來照顧母親。

其實從千戶侯發達時起,母親的衣食起居就有了很大改善,也不用再去洗將士們的衣物,日常也都有人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