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天劫:下境界元嬰、化神期修士每三百年經曆一次的天劫。
大天劫:中境界煉虛、合體和大乘期修士每三千年一次的天劫。
仙劫:上境界渡劫期修士飛升仙界所渡仙劫。
天劫特點:同樣類型的天劫,每一階段甚至每一人經曆的都有些差別的。但一般來說,即使修為停在原地沒有寸進,後麵一次的天劫遠比上一次的厲害許多。
5、化神(分初、中、後期和大圓滿)
化神: 化神期修士區別於元嬰期修士的特點就是天地法則的初窺與應用,化神期修士能夠略微的感知到天地元氣的存在,隻要元氣不盡,化神期修士的法力就用不完,這就是跟元嬰期修士最大的區別,隻要元嬰期修士集火殺不死化神期修士,那麼就隻能等死了。
化神期修士需要飛升靈界,而壽元也增加到兩千年。但是飛升靈界要穿越空間裂縫,容易發生隕落。但是若不飛升靈界,還在人間界待著,人間界的靈氣不足以支撐修士繼續升級,到了兩千年壽元時,也隻能等著隕落了。
二、中境界
1、煉虛(分初、中、後期和大圓滿)
煉虛: 煉虛期是化為元神的元嬰,轉換為了虛影,因此稱為煉虛期。煉虛期可動用有限的天地元氣戰鬥,而虛影之外可練就身外化身。
壽元:
煉虛期及以上:從理論上說,隻要有充足的天地元氣供應,已經壽元無窮。但由於各種天劫存在,並非長生無憂。真仙:與天地同壽
2、合體(分初、中、後期和大圓滿)
合體: 是指元嬰與肉身的融合,這種融合使得自身法力成倍增長,並且能夠初步的運用一些天地法則,對天地元氣的感知也從煉虛期進行了一個大的跳躍。
合體期修士,是練就的虛影已經逐步顯現真身。真身掌握的天地元氣是煉虛期的幾倍甚至幾十倍,基本上一個合體期的修士在靈界各族中就是頂階存在。
3、大乘(分初、中、後期和大圓滿)
大乘: 三陽灌體並利用天地元氣和太陽真精重鑄肉身,最主要變化,體內元嬰真正大成。便是修士這一生,第二次脫胎換骨,三陽灌體並利用天地元氣和太陽真精重鑄肉身,使得其身體與元嬰沒有任何隔膜。
大乘期是靈界最頂階的存在,開始掌握法則的力量,戰鬥基本上也就是位麵戰鬥。
大乘境修士不能領悟法則。大乘境修士需要渡過元嬰最後一次雷劫,從此元嬰不滅進入真仙境,邁入上境界,與天地同壽。
三、上境界
1、真仙境(分初、中、後期和大圓滿)
真仙: 元力轉換為仙靈力,領悟法則之力,無盡天地法則,展現出其種種驚天動地的神通之術!真仙境有天人三衰之劫(軀衰、仙衰、竅衰)。
2、金仙境(分初、中、後期和大圓滿)
金仙: 元神的升華,凡是達到了金仙境界的修士,天上會有九天雷池出現,隻要真仙元嬰在雷池之中,經受住雷池金液的洗禮,其品質便能發生質的飛躍。
金仙元嬰之所以極難滅殺,與真仙境界之時有著天壤之別。金仙期吸納仙靈力,凝練仙竅,以法則之力構建靈域,躲避元神二衰。
九元觀叛修和北寒仙宮長老陶羽修煉成金仙之魂,最終滅亡是靈王使用仙界仙符。
金仙境修士法體不滅,元嬰牢實,可以通過領悟的法則之力構建靈域,凝練地煞七十二仙竅,躲避元神二衰,進階太乙境。
攝靈返源:戰鬥中溢散的仙元力可以隔空召回,大大降低了仙元力的消耗。金仙境再有天人兩衰之劫(魂衰、煞衰),總計天人五衰。
3、太乙境(分初、中、後期和大圓滿)
在仙界也算是高階的存在,一個門派的頂級核心。
太乙境修士法體、神魂不滅,靈域化界,可演化小世界,形成最純粹的法則本源——玄天之物。太乙境修士要將身體、法則和神魂凝練在一起,“身法意”三位一體,則進階大羅境。
4、大羅境(分初、中、後期和大圓滿)
顯化法則,揮手間就可以撥動世界,何謂撥動世界,就是掌握世界的法則,翻手即顯萬物之造化。
大羅境修士神魂法身與界長存,非外物可毀。大羅境修士需要尋求法則的本源,以己身化法則,成就道祖。
5、道祖境(分初、中、後期和大圓滿)
大道唯一,三千大道,也就是說最多隻有三千道祖,成道祖之路必定慘烈無比,而要想保道主之位也是險象環生。
先不說從煉氣到太乙,即使萬幸成為了大羅,也很可能被修煉同法則的道祖盯上而殞命,這就是因為大道唯一,同法則的道祖隻能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