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幼年失怙(1 / 2)

隋都,大興。

灰蒙蒙的天空,灰蒙蒙的大興城,黑壓壓人頭攢動在長孫府。每個人的表情都顯得異常的悲痛。長孫府中四處懸掛著白色的幡布,過往的仆人一身白衣,靜靜的招呼著每一個前來吊唁的賓客。靈堂正中,端端正正的擺放著一塊靈牌,上麵整整齊齊的寫著“長孫晟將軍之靈位”。長孫晟這個名字不僅是一個大隋將軍的名字更是一個英雄的標誌,他得到了滿朝文武的尊重,也得到了敵人的仰慕,是大隋朝不折不扣的功臣,而他征戰的那些年,成為他最光輝、最鼎盛的時代,一個沒有人能超越的時代。名噪一時的長孫晟將軍雖然身經百戰,英雄一世。確敵不過傷寒,在不久前,離開了人世,這也成為大隋朝的一大憾事。

大隋皇帝隋煬帝聞訊,也不禁黯然神傷,立即派李淵前往吊喪,以示朝廷之悲痛。

長孫晟下葬的那天,他最年幼的女兒長孫綠蘿卻沒有淚水。長孫綠蘿已經十歲了,繼承了母親的美貌與才智,也擁有父親的勇敢與豁達。她是長孫晟生前最疼愛的孩子。長孫綠蘿羅呆呆的看著眼前的人,一撥撥父親的舊友,同僚在墳前最後祭拜,悼念。他們或是掩麵而泣,或是暗自嗟歎,痛惜父親的離世,惋歎他一身才華就這樣掩埋。

長孫夫人淚水洗刷著美麗的容顏,她已經聲嘶力竭了,淚眼模糊。她向來人恭敬的鞠躬,感謝著他們,卻分不清來人是誰。悼念的婦人們說著安慰的話,卻無法抑製長孫夫人眼中的淚水。她們憐愛得撫mo著長孫綠蘿:“可憐的孩子.......”、“多麼乖巧的孩子,小臉瘦了很多......”、“孩子,想哭就哭出來吧!”、同情的話語不斷回響在長孫綠蘿耳旁,她隻是睜著那雙大大的眼睛呆呆得看著父親的墓碑。她已經懂得死亡這個詞意味著的傷痛。她也知道躺在那裏的人,她再也看不見了,永遠也不能跟她說話了。想到這裏,她的眼睛模糊了,腦海中突然浮現出兩年前父親帶她馳騁在蒼茫草原上的情景,爽朗的笑聲還有她驚恐的叫聲,那樣清晰。如今卻陰陽兩隔,所有的一切都成為往事,隻有黃土一抷。

李淵,這個與大隋朝有著千絲萬縷關係的貴族,奉皇命趕來。他與長孫晟同朝為僚,彼此之間交往頗深,如今望著故友的墓碑,也不由淚流滿麵,哽咽著向眾人傳達了當今聖上的旨意:“......遙想當年將軍英姿,當為我大隋朝第一人,如今,愛卿遠去,朕萬分悲痛,頓感天地如失擎天柱。歎天地弄人,讓朕痛失愛卿......”

墳前黑壓壓的跪倒一片,隻有長孫綠蘿抬起頭,看著眼前高大魁梧的李淵,卻被一雙眼睛製止。長孫綠蘿定睛看著那個跟她差不多年齡的男孩子,他站在李淵的身邊,年齡雖小,卻也有幾分英氣。看著長孫綠蘿低下頭,他才安靜的站在父親的身邊。

宣讀完聖旨,李淵心情沉重的對長孫夫人說:“聖上對長孫將軍的去世感到萬分痛心,失去這樣的一個人才不僅是朝廷的遺憾更是天下百姓的缺失。”

還未及長孫夫人回應。跪在一邊的長孫安業撲跪在李淵腳下,放聲大哭,哽咽不成句:“謝主隆恩,謝皇上厚愛!謝謝李將軍!”

長孫夫人悲痛欲絕,已經沒有力氣站起,由親近的人攙扶著叩謝答禮。

“夫人、世侄。”李淵轉身指著侍衛手中捧著的各種古玩,還有書畫對長孫夫人及長孫安業說:“皇上知道將軍喜歡這些,所以特意將自己收藏的一些賞賜給將軍,但是如今……”說著長歎一聲:“不能長陪將軍於地下,那就請你們代為接受吧!”

長孫安業臉上閃過一絲喜悅,他匆忙上前,恭敬的接過了賞賜。

李淵轉身對身邊的少年說:“世民,這就是長孫晟將軍的墓,你去拜拜吧。”他是李淵的二公子――李世民,今年十三歲。從小聽父親講述長孫晟關於在塞外的故事,對長孫晟充滿了崇敬。聽說能見到心目中的英雄才執意前來,隻是沒有想到會是最後的悼念。李世民在長孫晟的墓前跪拜,站起,當他從長孫綠蘿身邊經過時,從自己頸上取下一物,遞給長孫綠蘿,看她不伸手,就塞到她的手中。長孫綠蘿抬頭看著他,他的眼神中竟然也有跟她一樣的傷感還有那麼一點鼓勵。她低頭輕輕展開手,一塊玉雕的笑麵佛。他說:“母親說它能帶給悲傷的人安慰。”長孫綠蘿看著它,晶瑩剔透,玉的綿潤讓長孫綠蘿心中一暖,佛和藹的笑容漸漸模糊,淚水滴落在玉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