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繼續:】
【好了,古代的刺客就講到這裏了。
從戰國之後 ,或者說從荊軻之後,刺客的地位,那是直線下降。
春秋戰國時期的刺客,那都是國士相待。
而到了秦朝之後,刺客,那就變成了死士。
有名氣的刺殺事件,也就隻有在小說中出現了,比如曹操刺殺董卓,這一段就是虛構出來的。
現實中,在官麵上,已經沒有誰去歌頌刺客了。
哪怕就是情緒到了,大家說的也多是荊軻。
造成這種局麵的主要原因,就是皇權的一統。
春秋戰國時期,那諸侯王遍地都是。
當權者想利用刺客這種較為廉價的手段,對敵人造成最大的損失。
刺客刺殺的目標,多是以諸侯王或者國相一類的人物。
宣傳這種刺客價值觀,讓天下人覺得刺客的身份高。
各種諸侯也希望自己國家能出幾個這樣的人,為自己所用,去刺殺其他諸侯。
但到了皇權一統的時代,這一套就不行了。
首先實權皇帝肯定是沒必要養刺客的,他要想殺誰,一道詔令就行。
就算是養刺客,也不必要以什麼國士之禮相待了。
畢竟天下都是他的,這種活你不幹有的是人幹。
比如明太祖朱元璋的錦衣衛,在影視小說中,錦衣衛幹的一些活,跟刺客是沒什麼區別的。
但是他們的待遇,可就是天差地別了。
至於沒有實權的皇帝就更別說了,自己都不一定能養活,更別說養刺客了。
而臣子以及其他諸侯,他們就更不敢養刺客了。
皇權一統,身為的臣子,還敢以國士之禮養刺客的話,那估計皇帝就該弄死他了。
所以刺客的身價,那是直線下降。
史書中自荊軻之後,也就沒有名聲過大的刺客了。
要說刺客是抓住了進入曆史的機會,才得以改變曆史的話。
那麼有些人,就完全是大勢所趨,故而改變曆史,甚至是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改變了曆史。
說起這種人的話,有一人,他可以說是最有名的,卻沒有留名。
可以說他對曆史改變最大,卻也可以說最小的。
他就是當年給項羽指路的老者。
說當年項羽被圍垓下,最後帶八百人突圍。
突出重圍之後,遇到一個老人問路。
結果老人給他們指了一片澤地,最後導致項羽烏江自刎。
這老人是什麼話都沒留下,也什麼名都沒留下,就留了一個田父的稱謂。
史書上的記載,也就一句話,他說了一個“左”字,另外事後也沒得什麼賞賜。
可他確確實實的改變了曆史。
不過也有人說,他並沒有改變什麼曆史。
他們認為,就算老者指對了路,項羽也可能會自殺。
因為即便是指錯了路,項羽要走還是能走的,當時的烏江亭長,可是開船在那等他了。
隻要項羽上船,漢軍又沒船追殺,所以隻要走,那就能走。
可是項羽並沒有走,按他的話說是,攜八千江東子弟過江,最後卻無人歸還,實在難以麵見江東父老。
最後隻是把自己的坐騎給了烏江亭長,讓他帶馬走,自己則是留下死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