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朱棣想要的從來就不是太宗廟號(2 / 2)

至於他的上位嘛,開創玄武門登基製度,懂的都懂。

大唐之後,五代十國中,還有一個小太宗,閩太宗王延鈞,殺兄稱帝。

然後就是宋太宗趙光義了,這位是不是順位登基,那是真不好說。

但是大概率不是,就算燭影斧聲是假的,但他殺侄子是真的啊!

而且宋太祖要真是駕崩的話,皇位也輪不得他啊!他侄子那會都成年了,怎麼可能給他呢?

同時期的,還有遼太宗耶律德光,搶了他哥的位置。

大理太宗段思良,搶侄子皇位。

夏太宗李德明,被追封的。

金太宗完顏晟,這個怎麼說呢,金朝確實是有兄終弟及的規矩,而且他哥死的時候,也算是指定了他接位,所以他真是順位繼承。

不容易啊,太宗皇帝終於是有順位繼承的了,可惜,是異族的。

然後就是元太宗窩闊台了,這個說是指定的。

但是吧,蒙古有幼子繼承的規矩,而且作為幼子的托雷,還真就是掌握幾年。

除了這點之外,長子在回來的路上還死了。

所以窩闊台這長也不是,幼也不是,能力也不能算最強的繼承成吉思汗的大位。

這到底是不是順位繼承,也很難說。

元之後就是咱們明太宗朱棣了。

洪武三十五年,順位繼承。

大明之後,還有個清太宗皇太極,這個不好評,反正他是被推舉上去的,努爾哈赤可沒明確指定接班人。

其實皇太極也挺奇葩的,他都是太宗了,自己兒子孫子卻都是祖,甚至乾隆後麵都想要個祖。

當然,乾隆的願望並沒有實現,他兒子下手那叫一個迅速,朝中文武還沒反應過來,乾隆最後一口氣估計還沒吐出來呢。

嘉慶反手就是一個高宗呼他腦袋上了。

這一舉動,彌補了神州大地,自宋高宗之後,數百年沒出高宗空白。

........

從秦朝到清朝,兩千來年,大小太宗二十一位,除了被追封的三位,以及一個開國太宗之外,剩下的十七人,那得位或多或少有點不正常。

就是唯一順位繼承的金太宗完顏晟,那也不是沒有爭議,畢竟完顏阿骨打死的時候五十多了,兒子也有十多個,基本都成年了,有能耐的兒子也不少。

根據這一太宗定律,那麼大秦和大隋,也就是二世而亡了,不然胡亥和楊廣,就是妥妥的太宗了。

在明朝的時候,太宗這廟號意味著什麼,朱棣能不知道嘛。

那麼既然太宗這個廟號不咋好,為什麼朱棣又那麼眼饞呢?讓兒子給自己上個太宗廟號,那不就是屬於不打自招了嘛。

這還真不是。

因為朱棣眼饞從來不是太宗的廟號。

而是太宗廟號加上文皇帝的諡號。

用太宗廟號的皇帝不少,用文檔諡號的皇帝也不少。

但拎出來的話,或許不咋地,但是合一起,那就是王炸了。

神州古代總共就四個太宗文皇帝,第一個是漢文帝劉恒,第二個是李世民,第三個是朱棣,第四個皇太極。

除掉皇太極這個貼金的,畢竟他連一統都沒做到,實在是有點撐不起太宗文皇帝的稱號。

其他三哪個不是王炸?

別以為漢文帝名聲小點就不強,你若是穿越大唐,你能見到李世民的話。

你和他說,他跟秦皇漢武一樣,他估計想弄死你。

但你要說他跟漢文帝一樣,你高低能進四五品。

朱棣想要太宗文皇帝的稱號,除了功績之外。

還有一點,那就是正統性。

雖然咱們說漢文帝不是順位繼承,是大臣推上去的。

可那時候漢文帝要是不上位,大漢弄不好就得散。

朱棣認為自己跟漢文帝一樣,他不上那個位置,大明也得散。

另外說唐太宗不是順位繼承,可人家也實打實的當了太子的。

李淵正兒八經把皇位傳給太子李世民的。

這難道還不正,還有什麼比這個更正的?

所以朱棣要太宗文皇帝的名頭,他想表達的,其實是,我也和李世民一樣,是在燕京當了四年太子,太祖皇帝才把皇位傳給我的。

若是這個你不信的話,那麼也可能是我跟漢文帝一樣,是眼看著大明不行了,大臣們從燕京把我找過來,硬要讓我當皇帝的。

而且我爹和這些大臣也沒看錯人,我幹出的功績,也確實能和漢文帝,唐太宗比一比。

所以他想要這頭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