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1 / 2)

三月廿四,宜祈福齋醮。

終南山中有一登雲台,懸於半山之上,藏於流雲之間,傳聞是當年仙人飛升之所。

後幾經修葺,加蓋了一座三清觀,另有祭台神像若幹,成了帝王家就近的祈福寶地。

今日三位王爺皆著白底黑邊深衣,足踏烏舄,木簪束發,齋戒三日,於此為皇帝祈福。

登雲台上擺滿九九八十一張蒲團,三清觀中的老道士領了眾人,朝東而拜,齊誦經文:

“啟請真聖。醮謝罪業。真聖歡喜。益算延年。無願不從。九祖生天。名籍仙都。逍遙上清。”

李顯李逸李馳各秉高香三炷,於三清尊像前伏拜。

與碧桃一道藏於人群中的雲牙嗤笑一聲,“他們可真有意思。”

“多事。”

日上三竿,冗長的經文與春日的暖陽一道,熏得人昏昏欲睡,直到老道士上過高香,長呼一聲,眾人方如釋重負。

一行長龍沿著終南山而下,鄭王帶著禁軍行於最前,中間是依舊輕裝而行的賢王,燕王帶著餘下眾人行於最末。

碧桃望了望,昨夜那兩名青衣人果然在列。

李顯騎了馬不急不緩地跟著,似乎全然沒有察覺到危機將至,不過往日與他形影不離的蕭玉卻不見蹤影。

前方便是山腳,一聲哨鳴響徹天際,李逸舉起右手,示意眾人止步。

“怎麼回事?”李顯朝前方喊道。

隻見先至山腳的鄭王已經換上一身亮銀鎖甲,身後一列禁衛,手持□□,策馬而立,護著一架華蓋玉輦。李馳打馬上前,高喊道:“罪臣李顯,還不受降?”

“六弟莫開玩笑了。”李顯拽緊韁繩。

隻見那玉輦之上傳來一陣人聲,“李顯,你驕矜不道,狂悖無禮,怙寵忤君,紀綱已失,還意欲謀反篡位,罪在不赦!”

李馳下馬迎出那輦上之人,是個瘦弱男子,一身明黃龍袍,麵色憔悴,眼下青白,正是成帝李晞。

“臣弟冤枉。”李顯下馬,朝成帝跪拜,“聖上若是有疑,隻管拿了臣弟細查,顯素秉丹誠,一心為國,從不敢有他想,更遑論謀逆之事。”

李晞一聲冷笑,“你以為朕不知?蕭氏一族當年謀反未遂,仍有餘孽,而今你私下接收蕭氏舊部,其心可誅!”

“臣並不知什麼蕭氏餘孽。”被提及母族一事,李顯目中殺意驟現,複又壓下,高呼道,“皇上聖明,還望能夠徹查此事,還臣弟一個清白。”

“朕已經查得很透徹了。”李晞甩開攙扶自己的仆從,上前幾步,行至李顯身旁,耳語道,“李顯,你娘鬥不過母後,你也鬥不過朕。”

“來人。”李晞朝身後喚到,“賢王李顯,意圖弑君,膽大妄為,今日便將他就地正法以正綱紀!”

“聖上這是要撕破臉了?”李顯沒想到他們居然急躁到要直接將他處死,站起身來,退後幾步,朝隨同他一起來的封越低聲囑咐,“計劃有變,稍後見機行事。”

“你說他們能打得過李顯的鬼兵嗎?”雲牙戳戳碧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