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說書藝人論江山[上]』
筆者要寫的,是一個洋溢著巨大的激情和堅定的信念的英雄出世的時代。
這是一段最終被最後的勝利者徹底的毫不留情的徹底的抹殺的曆史,這是一段你在曆史書上找不到的曆史。
無論是為善的還是為惡的,都是無所顧忌,勇往直前,至死方休,在這一段曆史中,人物多是不怕流血的,蔑視死亡,有著非凡的能力,甚至殘忍的行為都成了理所當然的舉動。
——題記
新公元曆548年。
古老的都城中,到處可見各種供人娛樂的小玩意。聽藝人們說書,不知在何時已成為了京城老百姓們最常見的休閑——打發時間——的方式。
獨臂的六旬老人六通先生就是諸多說書藝人中最受人歡迎的一位,而且這不僅僅局限於京城之內,就是其它大江南北各處,也都奉這位六通先生為最的說書先生。他常常身著一件寬鬆的灰白色的儒袍,無字而空白的紙扇從不離手,居無定所,通常都是隻身一人遊走在各個酒樓之間,食幾日簡單的飯菜,期間就在這個酒樓內說書,為酒樓招攬些許食客,作為食宿的花銷。
六通先生說書不同於旁人,否則也就不會有這麼多人獨愛聽他說書了。旁人說書都是隻講故事,從不會談及自己的看法,而六通先生卻偏愛邊說書邊說說自己的觀點,有時盡興了,聽客們也會和他爭辯上幾句,自然,也會有吵得麵紅耳赤的時候。可怪的是,那些和他爭辯過的人,都會比之前更喜歡聽他說書。
聽客們說,六通先生以一顆赤子之心講述曆史,自然是比那些隻會講故事的人好百倍,先生說書能聽得人心血沸騰。這也是他們喜歡他的最重要的原因。
今日,六通先生走進了京城最大的酒樓——杯莫停。
六通先生剛剛走進不久,就被一好事者認了出來。於是,一時間,大廳內人聲鼎沸,人潮竄動,毫不熱鬧。安靜下來時,一樓大廳已經被人圍了個水泄不通,連二樓三樓都有些人從雅閣中探出了腦袋,一臉殷切的注視著六通先生。
“先生,今日要說什麼?”一個□□歲的孩童滿臉的好奇,拉著六通先生的衣擺問道
六通先生微微一笑,反問“小娃兒想聽什麼?”
孩童大大的眼珠轉了轉,才道,“學堂裏的那些夫子們前些日子說起過什麼『四大家族』的,先生,不如今日就說說那個吧?”
孩童頗像大人的語氣逗得場的聽客哈哈大笑,有一人高聲說道,“說得也是啊,六通先生,世人雖然都說什麼『四大家族』的,但是我們這些平民百姓也不過是知道他們的名字而已。六通先生常常去各處走走,一定聽過不少關於他們的事吧。我們這些人啊,常聽那些古今英雄們的事情,也有些倦了,今日不如就說那些所謂的『四大家族』吧。”
話音方落,應和之聲便不覺響起。
六通先生麵帶淺笑,捋了捋皓白的胡須,道,“也好,今日咱們就來說一說這『四大家族』吧。”
眾人叫了聲好,隨即安靜了下來,隻聽的見六通先生略略顯得有些蒼老的聲音。
“若要說這『四大家族』,就要所說現如今天下的形式了。”
“我們東魏,久居中原腹地,自然是不必細說了,大家都清楚的。東魏的北麵,是北晉和梁,西麵是西域部落,南麵是鄭和南夏,東麵則是東宋。”
“在這七方勢力中,東魏的麵積最大,以政治見長,北晉麵積不大,而且其主昏庸無能,不能守其土。梁國的地理位置稍稍有些偏僻,氣候多變,但卻是幾個國家中軍隊力量最強大的。西域部落的人民為人粗獷,多是綠林人士,鄭國麵積最小,而且現在國主剛剛去世,正是混亂的時候,南夏嘛……他們的地方雖然也不大,但南夏的人十分會做生意,天下出色的商人,至少有一半都在那裏,而東宋,則是娛樂文化最繁榮的了。”
“我們所說的『四大家族』,就是指這七國之中四國的權貴之家。”
“東魏的高家,西域的斛律家,鄭國的鄭氏,南夏的軒轅氏。”
“先生。”那個孩童疑惑的問道,“雖然咱們東魏高家的高大人為人寬厚,在朝廷之中握著重權,手下的門客更是多大數百,可是高家的公子們個個都很……都很……”孩童偏頭想了想,“夫子才教過那個詞的……嗯……叫什麼什麼子弟……”
“紈絝子弟。”六通先生笑著說道。
“對!就是那個子弟!”孩童歡喜的擊了下掌,“聽大人們說,他們常常憑著是高家的公子而欺負人呐!隻有那個做將軍的高家二公子除外。世家的人不該都是英雄嗎?怎麼他們也是世家的人呐?”
孩童的話說得有些語義不同,因為這個年紀的孩子都是剛剛進學堂,但六通先生已明白他的意思。他略想了想,剛想回答,便聽一個聲音先他一步解釋道。
“之所以稱高家為世家,是因為高家是經曆了兩代大人們的苦心經營才打下的根基,加之現在的高家的高洋待人溫和,是當朝的第一大臣,所以才說高家是『四大家族』之一的。至於那些公子們,隻是些等著坐吃山空的米蟲罷了,就好像一個很大的樹林,裏麵什麼樣子的動物都會有的,會有鳳凰,也會有烏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