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截獲情報(2 / 3)

而當趙德芳從那一隻長條方盒裏把槍掏出來後,周遭的眾侍衛們立馬輕輕地拍著他們坐騎的馬背圍攏了過來,俱都見識了一番這“槍”的廬山真麵目。

待他們大打量了一番趙德芳手中的這一支狙擊步槍後,圍攏過來的小夥伴們,俱都驚呆了。尤其是還冷不丁地被趙德芳把那一隻長條方形的盒子給遞在手上的李黑牛,望著捧在雙手中被打開來空空如也的長條方盒,登時就大驚失色了。

大喜過望之下的趙德芳,哪裏還顧得上去看眾侍衛們投射過來異樣的目光呢。隻見他端起槍來,把槍口對準那距離他們越來越近的那隻大鳥了,大概就有兩丈來遠了。

不過,由於這大鳥飛在高空之中,即便是當它飛過頭頂,若不是視力達到5.1的人,在這極為刺眼的太陽光照下,恐怕也是窺見不全這大鳥的體形和樣貌,自然也就無法知道這大鳥到底是個什麼鳥了。

正所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嘛!這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山林如此之大,除了一些個猛獸沒有之外,天上飛的鳥雀自然是很常見的了。

這原本對於生活在山林周遭的普通百姓們來說,對於天上的各種鳥類都已經是見怪不怪了。不過,趙德芳和他帶來的眾侍衛們,俱都長年累月地待在皇宮之中,很少出來走動,今個兒見到天空飛翔著好大的一隻鳥,自然也就少見多怪了。

當趙德芳通過狙擊鏡望見了前方高空中展翅飛翔的大鳥時,在這高倍狙擊鏡王元功能的輔助下,見到這一隻大鳥羽翼豐滿,翅膀寬大,嘴呈黃色,上嘴彎曲,腳強健有力,趾有銳利的爪。

據他觀察,這一隻大鳥體型非常之大,足足有三四十公分長的樣子。從這大鳥的外貌形態特征來判斷,這隻大鳥跟他在前世的動物園中見到的老鷹別無二致。

“老鷹!!!”在狙擊鏡中窺見了這隻大鳥的全貌並確定這大鳥是鷹後,讓趙德芳忍不住驚呼了一聲道。

聽到趙德芳這一聲驚呼後,方才還俱都作著驚呆狀的眾侍衛們,俱都醒過身來,朝著距離他們越來越近的高空中飛翔速度緩慢的老鷹望去。由於太陽光頗為刺眼,隻是眨了幾眼的功夫,便就讓他們感到眼睛生疼了。

欣喜之下的趙德芳,在激動了片刻功夫後,再一次把眼睛放在狙擊鏡上後,由於距離越來越近,待他仰望飛翔在高空中的那隻鷹時,赫然發現在那隻鷹的一隻爪趾上,用一根很細但看起來也很結實的繩子綁著一隻密封完好的小竹筒。

據他目之所及,這一截竹筒跟手指般粗細,長度也跟手指相差無幾。登時,便讓趙德芳疑惑不解起來。

待趙德芳愣神了片刻後,再一次仰頭放眼望去,果然被李黑牛不幸言中,這隻在高空中飛翔的鷹在距離他們有一丈遠的高空時,便停頓放緩了飛行速度,待在原地盤旋了三五圈後,繼而朝著東南的方向飛去。

見到這隻鷹沒有經過他們的頭頂,而是朝著他們旁側東南的方向飛去,登時,讓趙德芳感歎這是鷹還真是怕見到人類啊。在他的認知裏,在古代的時候,人和動物應該是和睦相處才對,怎麼還會跟他在前世生活的現代一樣,很多飛禽和獸類在見到了人之後,都會選擇避開而走。

對於把同處在一個大自然中的很多動物擺上了餐桌的人類來說,這是老鷹肯定是一盤上好的野味,眼瞅著自己十有八九可能成為人類的盤中餐,這老鷹自然不會“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為了趕緊擺脫掉像自己同類那樣被吃掉的危險,隻好惹不起那就躲得起了。由此看來,人類的貪念和食欲,真的是猛如虎呐。

在前世的時候,趙德芳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動物保護主義者,雖然他現在來到了宋朝初年,在這一點上他還是沒有任何的改變。正所謂:江山易改稟性難移嘛。即便是換了時空,這與生俱來的性格也不會改變多少的。

眼看著這隻鷹就要遠離他而去,他一開始覺得這鷹怕人,躲著走就躲著走吧。可是,讓他心生疑惑的是,這鷹的爪趾上綁著的那一隻手指大小上下密封著的一截竹筒。

在好奇心使然下,此時此刻的他,非常想看一下這一截竹筒裏麵到底裝的是什麼東西。待他想到了這裏後,腦海裏立馬就浮現出了當他打開那一截竹筒時的幾種不同的畫麵,有的裏麵裝著的是一本卷起來的武功秘籍,有的是一副卷起來的畫卷,有的是一張晉唐書法大家的書帖,有的是一封思念遠方親人的家書等等不一而足。

在閃現了好幾幅畫麵後,趙德芳卻始終沒有猜到這一截竹筒之內竟然是從遼國上京傳給蕭綽的一封言簡意賅的密旨。在之前看過的不少有趣的古代書籍裏,在飛鴿傳書還不盛行的古代,古代人通過一些世所罕見的飛鳥走獸傳遞書信和訊息的例子有不少。

就連他在高中學過的一首唐詩裏,都曾有“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這樣的詩句來。眼下,見到這老鷹爪趾上綁著一截竹筒,裏麵放著什麼東西,在趙德芳看來是有很大可能性的。

在獵奇心的驅使下,趙德芳想到自己手中握著的隻不過是一把仿真狙擊步槍而已,槍膛裏麵裝著的是橡膠子彈,根本就不具有太大的殺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