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出版本人撰寫的《鄧小平政治評傳》既是一件十分榮幸的事,又是多少有點膽怯的事。這本書一是寫給那些母語是英語的讀者,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對中國尤其對於中國共產黨的詳細曆史還不大了解,再就是寫給那些隨著傳統文化逐漸成長起來的中國讀者。中國與西方除了其它方麵的不同外,在傳記的撰寫和曆史研究的方法方麵也有所不同,所以中國的讀者和諸如澳大利亞、英國和美國的讀者比起來,期待的事物是不同的。
我對鄧小平的興趣不是就他個人而言,而是以一種與眾不同的方式產生的。鄧小平在中國共產黨的曆史上和在中國的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本書的中心。在某種意義上說,它既是鄧小平的傳記,也是一部中國共產黨的傳記,鄧小平的個人習慣、愛好和心理狀態——比如,他對足球的愛好、打橋牌和勤奮地工作是廣為人知的——這些東西之所以重要是由於它們顯示了鄧對中國改革的某個側麵。在二十世紀的中國領導人中,很少有人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發揮象鄧小平這樣重要的作用。從少年時代起,鄧小平就成為中國共產主義組織的一名早期成員了。鄧小平的經曆,在很大程度上同中國共產黨許多領導人的關係都很密切。毛澤東和周恩來就是這些人中的兩位。他們兩人在鄧小平的政治生涯中起了主要作用。
從二十年代二十世紀後期開始,領導中國共產黨戰勝重重困難直到1949年奪得全國最後勝利的許多功績都應當歸功於毛澤東。如果把中國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後期以來的經濟迅速增長也歸功於一個人的話,那麼這個人一定是鄧小平。
1994年8月22日是鄧小平誕生90周年紀念日,他的女
兒鄧榕說:不能讓這個日子平平常常的過去,因為這個日子不僅僅是對他父親生日的慶賀,而且也是對締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那一代人的承認。
在1990年,我寫了一本短篇的鄧小平傳記,已經正式出版了。然而,在這本書上市不久,該書的出版商們卻由於一些與本書完全無關的原因而陷入了困境,廉價出售存書後,停止了再版。鄧小平90歲的生日為我提供了再版擴編和經過認真斟酌的修訂版的好機會。中國朋友的鼓勵的支持,比四年前更豐富翔實的資料和有機會利用更長的版本對一些史料進行全麵的修訂,所有這一切都太誘人了。
自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期和鄧小平離休以來,在中國可以得到大量的有關他生活和著作的資料。文獻性資料從1989年以來都可以搞到,這一點在這本傳記中有所體現。此外,從我上次寫的那本鄧小平傳記的過程中我發現中國的學術界和官員們比以前更願意接受采訪了。在該書的許多地方,他們的談話已被加注在正文的參考書目中。然而,也有些時候他們提供的是一些籠統而不具體的信息,這些信息僅給人以某種啟示,不適於直接引用。我非常感謝那些我曾經訪問過並與之談論中國共產黨曆史的人們,但同時聲明,他們對該書的出版不承擔任何政治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