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星辰師(1 / 2)

晨光被蘇仙嶺的撞鍾聲驚醒,慢慢的落到了這峰嶼之上,蒼秀挺拔的山峰在不斷飛動變幻的遼闊雲海之中巋然不動,便似那傳說中的海外的瀛洲仙島一般,如真如幻。正是:

雲霧蒙山山不動,晨光欲耀仙人島。

巋然屹立雲海間,恰似巨人頂中天。

村民們在這悠揚的鍾聲裏洗漱完畢都陸續的下地去了。小修文笨武山也懶洋洋的來到泉邊捧了捧沁人的泉水撲在臉上。

“修文,你今天還找小白去玩啊?”笨武山有點沮喪的嘟著小嘴問身旁渾身透著機靈勁的弟弟。

“嗯,昨兒個約好了一起去蘇鬆雲嶺玩耍的。”修文還一個勁的邊打哈欠邊揉著眼睛。

“唉,我也想去看看小白了,都有好多天沒看到她了。可是師父讓我今天想出鷹擊三十六式的破解招式呢。”現在武山的小腦袋裏滿滿的都是煩惱。

說來笨武山在修煉方麵的天賦一點也不笨,何止不笨啊倒是可以稱得上是天才,所有武學都是一看就會,而且能迅速想出破解的招式,就連靈力的修煉也是一日千裏,別看笨武山瘦瘦弱弱的,聽師傅說現在的武山已經比得上江湖上那些凝甲的高手了。世人皆知武夫分九品,一品入門九品為尊,二品凝甲,武山現在十歲就有這樣的境界,要是再練幾年那以後行走江湖還不是想欺男就欺男想霸女就霸女。這就讓什麼靈訣都不懂的修文豔羨不已了!

修文等灌滿了一肚子甘洌的泉水,隨意的用袖口擦擦嘴招呼一聲:武山,我找小白去了,你還是認真修煉,大師父說等你藝成以後我們要一起下山幫助我尋找天道呢。

“哦,那我練武去了”武山不太靈光的小腦袋一聽說能夠幫助弟弟,便急急忙忙的走了。

小修文也快步跑向蘇鬆雲嶺,他在林子裏左突右閃身影飄忽,每次都是在要撞到樹木花石的時候便如柳絮一般輕輕的飄開,不著一點匠氣。要是這時候有武林中人看到,一定會驚歎一聲:好本領。這時候被讚揚的主角卻全然無知自己無聊時觀看柳絮飄飛而臨摹下來的身法是多麼的神妙。卻正是:

小道童,樂陶陶,不知已登神仙道。

修文到了雲嶺,對著茫茫雲海喊了一聲小白,片刻就見山腰間一處洞府中跑出來一匹渾身瑩白如雪的鹿,在陡峭的山壁上奔跑如平地,雲霞氤氳處如騰雲駕霧直上山巔。等到得近處,再細看,這鹿全身一片雪白不見半點雜色;頭頂兩根珍珠盤斜插雲霄;四蹄如磨盤運步如風。真是好一匹謫落凡塵的神獸兒。

修文踮起腳尖爬到神獸兒身上,從自己斜跨的書囊裏拿出一本《方圓論》來便把書囊掛在溫潤如玉的珍珠盤上,翻開書仰躺著便朗讀起來: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鉤,反封侯。誰曳尾於途中;誰屈死於堂上。。。名叫小白的神獸兒眨著水靈靈的眼睛在聽到少年讀書聲時便載著小修文慢慢悠悠的在這雲嶺中遊玩起來。

小白是修文六歲的時候在山腰間的一個溶洞裏結識的玩伴,那時候小白才一點點大,蜷曲在溶洞的角落裏,像一隻可憐的小白狗。與白色的溶洞相互映襯。

修文為了紀念和小白結識便為這溶洞題名為——白鹿洞,幼童筆下的三字雖還稚嫩卻已盡現出塵仙氣。就連大國手錢元山見了也說:功底雖稚,但童心意趣,不著絲毫匠氣,雖三字而盡得風流。能得到大師父這樣的評語著實讓小修文高興了幾天。之後硬是央著錢元山作了一首詩:

昨夜星辰回劍履,前年風月滿江湖。

若為佳人臨易水,幾曾焚筆動乾坤。

然後自己就用關東遼尾一筆一劃的把這首詩題在了武山劈出來的一塊石碑上。還喜滋滋的將這塊立在白鹿洞門前的石碑命名為“三絕碑”。

太陽努力了半天終於從雲層中爬了出來,陽光照著正躺在小白背上打著瞌睡的修文,少年坐起身把書囊背上道:小白,我回去吃飯了,明天見!便拍了拍屁股瀟灑的回道觀去了。身後的神獸兒蹦蹦跳跳的回溶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