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妃子們(3 / 3)

純純的小女孩,生澀的高跟鞋步伐和輕扭的纖細腰肢別有一番動人,葉昭卻是擺擺手道:“今日是來看你的。”

葦月伊織抿嘴一笑,沒再說下去。

……

第二日葉昭在養心殿召見大理院少卿秦牧淮,聽他稟奏江蘇省蘇州議員賄選案,在數樁被揭發的賄選事件中,蘇州議員高晉祥賄選一案影響最大,加之竭力彈壓此案的官員,涉及省、府、縣官員數十名,因案情重大,上達天聽,此案由帝國總檢察廳偵辦起訴,大理寺少卿秦牧淮親自領法官團審判。

秦牧淮不到五十歲,幼女剛剛進宮,他越發謹慎小心,言語間自不敢絲毫提及女兒,隻是向大皇帝稟明案件審辦之事。

檢察機關成立之初,本在大理院統轄下,後葉昭依據國情,隻覺現階段下若法院統領檢察機關,雖說不介入偵辦,相對權責分離,但還是容易出現司法部門太過強勢之嫌。是以從前年開始,將總檢察廳劃為獨立部門,直接向首相負責,地方檢察機關隻需向上級檢察部門負責,無須與本地政府有所交集。

“萬歲爺可有什麼口諭?”說到最後,秦牧淮小心翼翼的問,琢磨著皇帝的心思,此案是從嚴還是從寬,尤其涉及到一位布政使、副省長,若判刑從嚴,隻怕還會牽連出部堂中人,委實不好處理。

帝國吏治清明也是相比前朝亦或說王朝社會而言,實則這賄賂貪墨、暗通款曲,並不是偶然事件。

葉昭明白秦牧淮的意思,點點頭道:“依法而辦。”說起來,在比較開放的製度下,或許帝王政治在治理貪腐上更為有效,家天下,帝王一個人貪,旁的官員再貪,一個鬧不好,管他多高的權勢,也成昨日黃花,卻比整個集體貪墨更好節製。

而現今帝國製度,葉昭知道委實有些四不像,很多東西都是個開始,但隻要逐一完善起來,定然是一條康莊大道,隻是這個完善的過程,卻要看眾多參與者的智慧了。

趙三寶前來請安時秦牧淮便即告退,葉昭叫住他,說了聲:“改日可令夫人來看看她。”

本朝開明,不似前朝一入宮門深似海,若非天大恩寵,母女再不得相見。秦牧淮眼裏閃過一絲喜色,躬身退下。

桌案上,厚厚一摞奏折,第一道奏折便是外務部的,乃是俄國抗議帝國向烏拉爾公國出售武器、訓練新軍。

現今俄國與烏拉爾公國邊境糾紛不斷,時常爆發小衝突,而帝國不但剛剛出售給烏拉爾公國一萬枝廣州造、五十門重型火炮以及彈藥、輕重機槍若幹,更遣出軍官團幫烏拉爾公國訓練新軍,自然令莫斯科恨之入骨。

拍著這道折子,葉昭說道:“沙俄又開始鬧騰了。”雖然沙皇早已不在,更為親近沙皇的勢力分裂為兩個公國,但習慣上,葉昭和臣下還是將莫斯科俄國稱為沙俄。

趙三寶在文武群臣中或許是覲見大皇帝最多也最沒有阻滯的官員,他咧嘴一笑,說道:“皇上以俄製俄之策果然奇效,以微臣看,該當助烏拉爾打幾個勝仗,挫挫沙俄的銳氣,總要令西北無憂。”

葉昭點點頭。

趙三寶又道:“英國人和法國人一門心思盼著我中原被沙俄牽製,萬歲偏偏就在西北硬生生造出個強悍小國,倒令莫斯科的老毛子們頭疼了。”

葉昭道:“你能看透英國人和法國人的心思,不易。”

趙三寶笑道:“臣還是那個大老粗,隻是最近看書多了些。”

葉昭微微點頭,又問道:“老哈怎樣了?”

最近哈裏齊和韓進春鬧得頗不愉快,甚至上升到了治軍思想的高度,更鬧起了文字獄,在金陵政校,哈裏齊的親信將領,政校總監趙翼雉便因為授課中講起過往戰例,稱呼葉昭了一聲“攝政王”而遭彈頦。

提起韓進春和哈裏齊,葉昭心中不免歎息,人到了一定地位,就再也找不到從前的感覺了,曆朝曆代建國後,也總會爆發權力鬥爭,本朝,還算是好的吧。

琢磨著,葉昭道:“回頭你上個表,給老哈和韓進春請功。”趙三寶名字便是葉昭所賜,一直以來,葉昭未登基之前,趙三寶便是葉昭絕對的親信,與他講話避忌也就少些。

趙三寶躬身道:“皇上寬宏。”

葉昭又道:“德黑蘭那邊,你叫人擬個電文過去,莫陷入教派紛爭,注意英印的動向。”

眼見中原帝國借布爾人起事開始同德黑蘭政權密切接觸,漸漸有在德黑蘭占據主導地位之勢,英國人必不會甘心,主要還是英印政府及一些大商人,隻怕會扶持波斯境內的酋長部落反抗德黑蘭政權,說不得就怕有一場代理人之戰。

在包括土耳其奧斯曼帝國在內的西亞地區擁有影響力也是從長遠考慮,葉昭甚至也在琢磨怎麼把奧斯曼帝國搞得四分五裂,畢竟一個統一的伊斯蘭帝國橫亙在西亞一帶,並不是什麼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