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風雲起(1 / 2)

第一章:即家村初始(最新修複版)

作者:前世紅顏

神,開天,辟地,創生靈。相傳神皆有不死之身,其壽命無邊無疆,可於天同壽,於地相其,仙法力無邊,可讓世間風調雨順,亦可哀鴻遍野。

上古洪荒時期。更古相傳神仙之說,眼見周遭世間電閃雷鳴,雪雨風霜,狂風暴雨,橫出於世。更有天災人禍,生老病死,諸般奇異景象,決非人力所能為,所能抵擋。遂以為九天之上,有諸般神靈,九幽黃泉之下,亦是陰魂歸處,閻羅殿堂。

神仙之說於上古時期遍流傳於世,無數人苦苦尋覓,誠信叩拜,臆想世間皆有神靈庇佑,一時間,求仙之路便成為人內心的支柱,各廟宇禪院,香火鼎盛,泥身為仙。長時間便成為人神之間最近的溝通方式。

上古以來,世人皆惡死愛生,在追求長生的道路上,一代代能人誌士,前赴後繼,投入畢生精力苦苦專研,雖至今為止,長生任為尋到,卻有一些修仙之士,禪悟天地奧秘,竟以凡人之身,掌握著強橫力量,雖無開天之力,竟可震懾天地,猶如雷霆之怒,更相傳一些得到高深人士已活千年而不死,世人皆以得道成仙,便更多人投入修真這條不歸之路。

神州浩土,浩瀚無邊,又以中原之地,最是人類聚集之地,盛世繁華,溪流山川,繁花似景,而中原以北,荒蕪之地,山水險惡,多為窮山惡水,林中多猛獸,常年瘴氣環繞其中,亦多蠻夷長期混居,虜毛飲血,是以人跡罕至,蠻夷之地存留上古洪荒遺種,在邊沿之地繁衍不息,可世間並無人親眼所見。多為相傳。

悠悠歲月,時至今日,人間修真練道之士,多如過江之鯽,數不勝數,更有人在這修真之路上尋求最近之路,往往墮入誤途。是以為魔,修真之法的林林種種,俱不相同,長生之法雖為尋到,彼此之間也慢慢形成門派之分,戰其要嶺,盤踞中原,各分為地,起初門派於門派之間並無過多來往。一些魔道之士為向世人證實誰是世間強者,紛紛征伐殺戮,漸漸形成了正道與魔道之分。

當神看起來是那般遙遠而無可琢磨,修真中帶來的強悍力量,逐漸形成袖珍人士心中的目標。

前數年,正道大昌,邪魔退避。中原大地山靈水秀,人氣鼎盛,物產豐富,為正派諸家牢牢占據。其中尤以“青城”“鬼穀”、和“無相”為三大支柱,是為領袖。

後鬼穀逐漸淡出江湖,數年之後。鬼穀也許隻能在江湖上聽說而已。而我們的故事卻從這神秘的鬼穀開始。雲陽山脈巍峨蜿蜒,盤踞中原,高山之下即是大河“洪川”,紅川之邊乃重鎮“雲陽城”扼天下咽喉,四方經商必經之處。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雲陽城邊即是浩浩河水,日日夜夜無窮無盡的從雲陽山頂之上急速花落下來直到雲陽城之邊繞過即家村,東流入海。河畔一排數十株杉樹,葉子似火燒一般紅,正是八月天時。即家村前後的野草剛起始變黃,一抹斜陽映照之下,更增了幾分蕭索。兩株大鬆樹下圍著一堆村民,男男女女和十幾個小孩,正自聚精會神的聽著一個瘦削的老者說話。

“杉樹無主黃似花,河水茫茫照晚鴉。

何處敗柳圍故井,炊煙四起是人家。”

那說話之人將竹椅敲了幾下,說道:“這首言詩,說的是中原早年間的時候,家家戶戶,一片祥和的景象。如今曆經歲月的洗禮,早已不複當年的景象,留給大家的也隻不過就是一個念想而已。”

剛說到那李老三一家四口,一生悲歡離合,聚了散,散了又聚。他四人給魔教衝散,好容易又再團聚,歡天喜地的回到故鄉,卻見房屋已給魔教燒得一幹二淨,無可奈何,隻得去到襄陽,想覓個生計。不料想:天時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他四人剛進襄陽城,迎麵便過來一隊地痞。帶頭兒一雙三角眼覷將過去,隻見那李家三姐生得美貌,當即上去一把抱住,便哈哈大笑,轉眼說道:‘姑娘,跟我們回家,服侍我家老爺吧。’那李家三姐如何肯從?拚死掙紮。那一眾地痞一起喝道:‘你若不肯從了我們,便殺了你的父母兄弟!’提起大刀,一刀砍在了李四哥的頭上,登時李四哥就躺在了地上滿身是血,一命嗚呼。正是:亡命之人何其傷,枉費老實少年郎!”

常言道得好:

世人枉切生欺心,舉頭三尺有神明。

可是那地痞都泯滅人性,多少號稱正道之士更是坐視不理。任其殺人放火,肆意擄掠,無惡不作,卻又不見他們遭到什麼報應。

如今隻剩下老百姓遭受其罪。好似那李大哥一家的慘禍,江北之地,實是成千成萬,便如家常便飯一般。諸名門正派虎踞中原,當真是在天堂裏了,怕隻怕何日外賊入侵。正是:寧作太平犬,莫為亂世人。小人因在家排行第五故叫李五,今日路經貴地,服侍眾位看官這一段說話,叫作‘李家記’。故事說完,權作散場。”將兩片杉木木板拍拍拍的亂敲一陣,托出一隻銅盤。眾村民便有人拿出一文兩文,放入木盤,霎時間得了二十多文。李五謝了,將銅錢放囊中,便從地上拿起一根竹竿,竹竿上麵掛著一塊帆布、上麵赫赫的寫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