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晚上師徒兩人並沒有很深入的交流,隻是聊了半個多小時的家常。
第二天早上的時候柳雲四點起床之後,在院子裏麵開始了伸展。
“來讓我看看你的進步。”沒想到程度穿著自己的練功服也出現了,柳雲其實不大願意跟程度搭手,不是打不過而是自己的水平越來越高,而自己的師傅隨著歲月增加變得更力不從心了。
“不要所顧忌,你應該是我最後一個徒弟了,你的成長速度超出了我或者我們的預料,本來是打算培養成山門繼承人的,可惜你卻成了公門中人。不過現在這樣也不錯,最起碼你的能力在發揮作用。”程度其實身體比同年人好很多甚至不必中年人差,不過這些都是一般人眼裏的看法,柳雲明顯能感覺到他氣血不如以前,一旦出現這種的情況是一種很危險的信號,好的結果是緩慢漸變,不好的話就是一瀉千裏直接天堂到地獄。
“師傅,對於你的恩情我一直都是記得的、、、”柳雲被打斷了,程度直接拉開了架勢開始了進攻,讓他根本無暇分心。老爺子的身手當年也是當世有名掛號的,施展開來柳雲也隻能全力應對想要反擊還是短時間內無法實現的。
半個小時之後明顯感覺到老爺子的準確率和速度已經跟不上他自己的想法了,這就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了,不過柳雲並沒有選擇反擊而是在這種狀態中繼續對抗。這個時候他被壓著的時間一長積蓄的怨氣越暴躁,這是他一直以來走得太順導致的,一旦遇上強於自己太高的人,根本不用別人動手最後自己都會把自己解決了,還是心性磨練不足,而老爺子現在做的就是通過自己的全力施展讓柳雲的積怨達到一個臨界點,最好能突破臨界這樣才能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這就是心理的瓶頸,他比武學上技法的瓶頸更難以突破。而且就算你有這樣的覺悟沒有人協助或者配合是不可能得到突破的,很多人一輩子止步於此。
“把這本字帖上的字雕在這塊木板,不要錯字,除了刀不要借助其他工具這本書上的字全部抄刻下來,是全部。”程度也知道需要掌握一個度,自己不能超出自己的能力範圍,那樣可能的結果對師徒都不利。這個方法跟打拳之後練字或畫國畫是一樣的道理隻是現在這個方法更加鍛煉身心,也是自己費勁心思才想出來的一個方法。
說是木棍其實也不短,但是想把程度甩過來的《蘭亭集序》都刻在這個上麵實在是太有難為柳雲了,柳雲兩隻手分別抓著樹棍和那本字帖站在原地冥思苦想,這個都有多困難才能想出辦法完成任務。
《蘭亭集序》是書法大家王羲之流傳最廣的一幅名帖,內容他能背下來,臨摹過各種版本,自己雖然刻字、篆刻不是很高明但是也是有所涉獵的,這兩樣分開柳雲都有把握完成可是結合起來卻難住了他。沒有人打擾他,柳雲就像老僧入定一樣站在院子裏,程度特意讓家人避開這個時間段減少對他的影響。就這樣直到日上三竿的時候柳雲才算緩過神來,感激的看了看老爺子抓起棍子就拿著刀開始在棍子上麵開始刻字,字體不大也不小就象正常的印刷字體一樣,采用了豎排的方式一句句的往上刻沒有絲毫的猶豫。看著這一幕老爺子吩咐家人給他準備了飯菜放在邊上,同時還準備了大量差不多的木棍當然木棍的材質也是各個不同和各式各樣的刀,刀也是大大小小大的有兩米多長關刀小的有隻有幾厘米長的繡刀。
柳雲的第一次嚐試是失敗的,也是他自己意識中存在的意料之中,他並沒有馬上再動手而是坐下來吃飯。很是簡單的三菜一湯,但是他卻吃的很仔細甚至是很優雅就像他吃的是滿漢全席一樣。
中午的時候柳雲並沒有休息而是在寫字,內容就是《蘭亭集序》324個字,一個一個寫,然後蓋上繼續寫,很快在別人看來就看不懂了,隻是看得出來寫的字但是在紙上你隻能勉強辨認出一些簡單的筆畫有些疊在了一起。
柳雲中午休息了一個小時,當然真正閉上眼睛的時間十分鍾。柳雲站在院子裏看著麵前的東西,各種棍子各種刀,他在思考舉著棍子在看,對於刀他隻是握在手上感覺一下重量和質感,時不時的揮動一下。就這樣又過了半個小時他拿起了一根棍子用了一把裁紙刀直接就開始動手。速度很快,出來的效果也不錯,這些字就像自己長出來一樣,你一眼看上去會有點看不懂,但是隻要換一下角度就能認出來那是漢字,再聯係起來就成了一句話,然後就成了一篇文章。其實就是充分利用棍子上麵的麵積,一層不夠就兩層,隻要處理好需要交疊的部分就行了。第一個是試驗品但是看上去效果不錯,柳雲一抽刀直接把這根棍子在半空中解體了。他換了把刀再次開始,這次更加改進,使用不同字體對於空間分布的不同來達成組合效果。
這一個下午柳雲就在院子裏擺弄刀和棍子,到了最後一切物體的表麵都成了寫字的載體,而一切能產生痕跡的東西都可以用來雋刻。
“麻煩你把這個院子裏麵所有的家具都幫我換掉。”柳雲結束了這個行為後出院門跟邊上的一個程度安排的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