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章 太孫與村女11(1 / 2)

李青鬆自打做了錦衣衛,時常要查案,稀奇古怪的事情沒見過一百也見過八十,可他這輩子活到二十多歲,就兩件事情讓他差點兒驚出眼珠子、把下巴掉地上。

頭一件,他大姐夫,鄉間生土裏長,除了生得好看些,怎麼看怎麼就是個農夫,這樣的人竟是信王次子,當日但凡聽說此事的人,個個三魂震悚七魄動搖,都說萬萬想不到。

次一件,就是杏兒忽然與他說:“和圳問我要不要做他的太孫妃。”

青鬆不是沒想過杏兒有當上太孫妃的可能,但他想破腦袋也想不到會是現今這麼個情形。他陡然緊張起來,急忙問杏兒:“你心裏咋想的?”

不待杏兒回答,他便開始盤算:“身份上頭倒也不難,左右太平縣女學和京城女學都還沒選出秀女,到時候讓大姐把你加進去就好。可你萬萬不能跟太孫私相授受,要不然大夥兒一起倒黴!”

緊跟著青鬆又看看四周:“這事兒你沒跟旁人說罷?”

“隻宜安曉得。”杏兒連忙道。

青鬆恨不得連宜安都不曉得,可和圳找宜安訴說心情,哪裏瞞得過宜安,他隻好歎口氣:“隻盼宜安不要亂說。”

“宜安有分寸。舅舅,你先別忙,我如今是沒主意了,正要跟你討個主意,你說我是應下,還是不答應?”

杏兒在京城的長輩多數都是宋好年家那頭人,隻青鬆是李彩鳳的親戚,爹娘不在跟前,遇上這等大事,自然要找青鬆討主意。

要青鬆說,自然是應下!

要換作青鬆是個女孩兒,和圳但凡露出一星半點兒意思,他立時就會答應下,再讓和圳回宮討旨,將事情砸得再不能更改。

可杏兒畢竟不是青鬆,她爹娘又隻生她一個女孩兒,青鬆將心比心,也替柳義兩口子難過,一時躊躇起來。

杏兒靜靜看著青鬆,心裏直打鼓,門外有賣麻花的小販經過,叫賣聲悠揚好聽,李斐荷包裏從來不缺錢,到門首買幾根麻花進來,舉著分給大夥兒。

有李斐打岔,氣氛才輕快些,李斐進來就不肯出去了,挨到杏兒身邊咯吱咯吱啃麻花,滿地掉渣。

月娘嗔李斐:“你別吃得渾身都是,快出來,你爹和姐姐說正事哩。”

李斐搖著頭藏到杏兒身後,定要參與進大事裏頭,絕不肯聽娘的話離開。

杏兒摸摸李斐腦袋,道:“妗子,就讓斐哥兒在這兒也沒啥。”李斐雖好事,可他年紀小,大人說話他不一定聽得懂,就是聽懂他也沒處跟人說去,隨他去吧。

青鬆出神半晌,一抬頭見杏兒正給李斐拍身上麻花渣,含笑道:“喝口水,免得噎著。”

不禁心想:這等大事,我都慌得不行,杏兒想必也心慌,自個兒拿捏不準,要向我討主意。可她還能穩得住,沒慌手慌腳的,單這份心性,就比世人都強。

青鬆七八歲上頭就敢給自個兒做主,每天跑去鎮上聽先生講課,十幾歲能當上得力的賬房夥計,靠的就是他有主見,有野心。

可太孫選妃這事情太大,由不得他在裏頭摻和,青鬆想了半晌才道:“太孫屬意你,有好處也有壞處,想必你都能想明白,這事兒我做不得主,隻看你想咋辦。無論如何,舅舅都站在你這頭,你要應下,我幫你打通關節;你要推了,我們也能保住你平安。”

杏兒點點頭,她也是有主見的孩子,來青鬆這裏主要求個心安,畢竟青鬆是她長輩。既然青鬆這樣說,便認她也是個大人,能為自個兒做主,將來也能為自個兒負責,杏兒心中又忐忑、又自豪。

青鬆留杏兒吃完飯才送她回學裏,回來立時往青柳鎮寫信,問宋好年討主意:他做不得主,宋好年說話卻有分量。

宋好年既是杏兒叔叔,又是和圳叔叔哩。

這裏杏兒逃開半日,又得青鬆兩口子一陣安慰,心裏安定些,也思索出一點頭緒來,左右她還有一個月時間,用不著著急,慢慢想清楚再說。

卻說這日和圳回宮裏,東宮上下都曉得他忽然去女學,隻怕心中已有人選,都等著他來請旨。

誰知和圳含笑道:“如今還未定下,再等些日子。”

太子妃要再追問,和圳便嚴肅道:“娘,你再給我一個月時間,一個月後,我定然給你個答案。”

皇家的男人說一不二,太子妃得這麼個承諾,自然心滿意足,當真不再催促,連東宮屬官也得了她囑咐,不許隨意探問,和圳這才得以喘息。

過後,他照常去女學講課,批閱課業,但批閱時常常含笑,對著杏兒那份作業仿佛就能瞧見她麵容,她答得好,便是神采飛揚,她答得不夠好時,和圳仿佛能透過薄薄幾頁紙看到她擰著眉冥思苦想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