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巨樂堂上話故事
(一)
巨樂國是這世界上的第一個國家,他的成立距今已經是兩千多年前的事了。也許大家會覺得巨樂國,光聽名字就感覺很怪,但是,當你知道他名字的由來,你就知道他為什麼叫巨樂國,而不是其他的國名了。
兩千多年以前,世界還是一片混沌,兩大族類(人族與蟲族)爭奪著世界的主宰權。人族就是現階段人類的祖先,而蟲族是現階段蟲類的祖先。
那時候蟲族是個發展很快的族類,族類種類多而且雜,由於受平衡法則的自然約束,當時蟲族與人族一樣大小,而相比於蟲族,人族唯一的優點便是種類單一,一個鼻子一雙眼睛一個腦袋加靈活的四肢就是一個人了。為什麼說種類單一是人族的優點呢?原因很簡單,單一便於管理,危險來臨時更容易團結。
動物是被兩大族類控製的群體,其中人族“以馴製百獸”見長,而蟲族“以獸製百獸”立足。人族主張的“以馴製百獸”主要是通過弱化動物的獸性,以此來達到控製百獸的目的。而蟲類主張的“以獸製百獸”主要是通過增強百獸的獸性,讓其彼此廝殺,當其減少到一定數量後,便可達到很好的控製效果。
由於世界資源條件有限的原因,使得兩大族類為了爭奪有限的資源經常發生戰爭。戰爭是兩大族類快速強大或是快速滅亡的一大動力。在神花的庇護下,(神花是庇護蟲族的神物,他能助蟲族快速長大,但卻抑製著人族,使其不斷減小。)每次戰爭都使得蟲族大獲全勝,而人族為了生存,隻能每天流離失所,在各個地方逃亡。受於這樣的環境,人族很快散成了三個族類,龍族、黃族、炎族。龍族主要聚集在東方一帶,所以經常有人將之稱為東方龍族。而黃族、炎族主要分布在北方一帶。
經過與蟲族大大小小幾千次的戰爭以後,東方龍族族群中出現了一個少年,少年受命於一個修行道人的指引,去西方一個叫彩石山的地方尋找一顆靈石。
道人打磨了一把劍,若將尋來的靈石鑲嵌在道人打造的這把劍上,使之有了靈性,便可以用來砍斷神花靈脈,使神花的神力消退,失去神力的神花便不能抑製人族,助揚蟲族了。接受命令的少年,翻山越嶺,經過重重阻礙,終於在彩石山找到了靈石。
修行道人將少年找來的靈石鑲嵌入劍上之後,取名龍劍,將之贈予少年,少年帶著龍劍悄悄潛入百花聖地(神花生長的地方),砍斷了神花靈脈,使得神花失去了神力,至此,神花再也不能對人族造成影響了。
得到龍劍的人族隨即崛起,經過幾次關鍵性戰爭,大敗蟲族。很快建立了穩定的國度,而受命去尋找靈石的少年便是後來的龍族大帝。鑒於戰爭的大勝,人民安定,大喜大樂。於是,龍族大帝將成立的國家取名叫作巨樂國。
這就是巨樂國名字的來源,不要誤會,筆者要講的不是龍族大帝的故事,更不是那道人錘煉龍劍的故事。而是,當下正在發生的故事。
現如今的巨樂國早已經四分五裂了,由於人類的貪婪與自私,巨樂國早已經退去了從前的輝煌。國還是那個國,城還是那個城,隻是人早已經不是那個人了。
天空雲霧繚繞,茫茫一片。。。。。。風吹雲淡,雲霧漸漸稀薄,透過薄霧,隱約可以看見久違的天空藍。
漸漸。一望無際的海洋,寬闊無比的陸地。高原、平原、高山、河流、樹木、鳥獸映入眼簾,一切井然有序、生機勃勃。
一古代都城映入眼簾,都城的城牆上刻著巨樂國的字樣。城市裏樓宇房屋,人來人往,盛是繁榮。古城中一顯眼的位置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威懾四方。
巨樂國王宮都城內,一個二十出頭的青年男人坐在王椅上,一身黑色龍袍,龍眼大眉,一臉威嚴足以拒人於千裏。旁邊陪坐著一個小女孩,小女孩天真可愛,一雙機靈的眼睛轉動著,細致的觀察著周圍的人和事,這是王上的女兒,名叫歐陽長樂,大家都喜歡叫她長公主。算起來,堂上的王上不知是龍族大帝的第幾十代娣孫。
現在巨樂國的王上縱使他有一統巨樂的決心,卻不知要耗費多大的人力與財力,與自己的族類廝殺得你死我活、自相殘殺之後,才能統一河山。夢想總是要付出一定代價,這是不爭的事實。但人總要有個夢想陪著他走下去。
而陪同如今巨樂國王上走下去的就是這一統巨樂、重修輝煌的夢想。哪怕如今他才二十出頭,但他卻有一統巨樂的決心。他已經為此積蓄了多年的糧草,而且正在不斷的招兵買馬,他唯一的念想是在十年之內統一巨樂。
堂下站著一個杵著一奇怪的拐杖的銀發老頭,他手裏緊握的拐杖上長有一麋鹿角,看起來精致極了。老頭子叫七鹿靈士。他還有另一個身份,就是靈中教的當家道人,說到靈中教這個教派,不得不提錘煉龍劍的那位道人,那道人叫雨零大師,就是站在堂下七鹿靈士的師父。
雨零大師一手創立了靈中教,當初之所以成立它,是想向世人宣揚“天地一統、萬物平衡”的思想理念。該思想理念換成通俗的話來說,世間萬物都是個平衡體,當人類在不停壯大或是變小的時侯,必然以其它物種不停變小或是壯大為條件,以此來構建形成一個大的平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