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多年之後,林眉還能記得那天的那一幕。

那是她還讀高二的時候,有天放學回家的路上,在報亭前短暫駐足,看到街邊電器店裏擺著的超大屏幕電視機裏,正播放著的葬禮畫麵。

鏡頭中閃過擺在肅穆靈堂中的遺像,黑白的巨幅相片裏,是一個微勾著唇的青年——他實在太過年輕了,五官也俊美如畫,即使在那個黑色的相框裏微微笑著,眼底唇邊,都是近乎純粹的溫柔。

這樣一個人,竟然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

新聞裏說,他是本市神越集團的繼承人,卻在剛成為董事長後不久,就因重病早逝,結果引起了集團交接上的混亂。

因為死者太過年輕,他們甚至沒有用更加莊重一些的“逝世”,而是說“去世”。

她盯著電視屏幕看了好一陣,直到報亭的老板大聲提醒她找零,她才回過神來。

那是她第一次見到肅修然,隔著櫥窗的雙層玻璃,隔著一個遙遠的電視鏡頭,也隔著生死。

當林眉接到編輯部給她的新調令後,整個人都有點鬱結。

如果用時下出版界流行的文藝風來描述,就是生命中的寒冬來得如此凜冽,突兀降臨在深秋的最後一株向日葵上,摧折了那燦爛的希望。

不為其他,就因為今天開完年度大會,公司分配給她來年單獨負責,或者說要伺候的,是一尊大神。

大神有多大呢?怎麼說吧,即使是大手雲集,業內規模數一數二的星文圖書,這位大神也是當之無愧的一哥,甚至去年他一個人貢獻的碼洋,可以占到全公司總碼洋的一半以上。

這還隻是這位的商業價值,更厲害是他的文學地位——是的,身為一個暢銷書作者,這位還神奇地兼具了頗高文學地位。

這位據說真實年齡可能隻有二十多歲的作家,從出版第一本書開始,已經橫掃了分屬四個國家的五個文學獎項。

這麼說好像有點不夠多,不過重量級文學獎一來遠遠比不上流行文化領域,比如電影電視的獎項泛濫,二來總帶著點高冷孤傲勁兒,很多國際文學獎雖然並未正式規定,但卻會默認規避其他獎項的獲獎人。

放眼國內文壇,有諸多光環加身的作家,除了這位外都是超過五十歲著作等身的文豪,於是這位身上又多了一層“天才作家”的光環。

按說這麼高大上又賣座的作家,成為他的責編一定也是與榮有焉的好事,但是身為星文圖書的內部人員,林眉卻知道,這位相當的……不好伺候。

隨著總編和藹可親的一句:“散會,大家去忙吧。”會議室裏的出版界精英們一哄而出,如鳥獸散般各自奔走。

林眉抱著黑皮小筆記本和水杯子,頗有些愁眉苦臉地往自己的小辦公室走,就被人興高采烈地拍了拍肩膀:“小林,加油啊!”

林眉回頭看了他一眼,臉上跟中了幾百萬彩票一樣春風得意的人不是別人,正是那個高大上的燙手山芋的前責任編輯,劉涵同誌。

劉涵笑著,又拍了下她的肩膀,滿滿都是對後輩的勉勵和期待:“哎呀,沒辦法,要回老家結婚了,隻能把蘇修老師交給你了,這是我特地跟總編推薦的,咱們編輯部裏論能力、論耐心,能扛得下這份責任的就是你了。”

他說的“蘇修老師”,當然就是那尊大神了,筆名挺不起眼,也看不出來到底是不是本名,甚至都看不出有什麼深刻的寓意,如今卻如雷貫耳,每次跟他老人家的書一起掛在全國圖書銷量榜的頭幾位。

劉涵向總編推薦林眉做蘇修的責編,林眉還真不能完全不承劉涵的情,因為他們這些編輯的獎金和負責圖書的銷量是直接掛鉤的。

劉涵做蘇修責編這四年,年年獎金編輯部第一,而且還得超出其他人一大截子,看得編輯部一眾人煞是眼紅。

不過此刻林眉心裏隻有一句話:你都被折磨得回老家結婚了,何苦拖我下水……

然而心裏吐槽的願望再強烈,老同事都要離職了,還提攜了自己一把,林眉隻能回以微笑:“哪裏,劉老師你太看得上我了。”

劉涵心情顯然不錯,“嘿嘿”笑著拍了拍她的肩膀,說了句:“加油。”

散會後林眉又被總編杜宇文叫到辦公室,殷勤叮囑了一番,接著前任編輯劉涵就帶著她去麵見老佛爺……不,蘇修老師。

林眉家境還算寬裕,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多年下來小有積蓄。她留在B市工作後,B市的房價太高,父母負擔起來困難,她自己也懂事的從沒提起,一直租著單身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