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北淵 京都絳丹
在衛國、金、南三國突襲北淵的第二十天,北曆十一月初七,冉穆麒終於等來了仁昌的消息。在群臣的喧嘩聲中,四天三夜一路趕回京城的趙賢,被人扶著走進承明殿。
“陛下,”已經疲憊到極點的趙賢,尤帶著精神道,“王爺親自帶兵,助臣突圍,王爺命臣稟報陛下。仁昌無憂,請陛下馬上派兵前往槐屏,楚國定會對我北淵出兵。”
“嘩!”大殿內驚呼聲響。
冉穆麒卻極其鎮定地看著仍有話要說,卻閉了嘴的趙賢。
“朕知道了。趙將軍一路辛苦,送趙將軍下去休息。”
趙賢帶著深意地看了眼陛下,被攙扶了下去。
“陛下!車將軍的兵馬還未到仁昌,現在派人去追一定來得及。”
伍羽坤立刻啓奏,張昭昌也上前附和。大臣們驚慌地要求陛下派人去通知前往仁昌的車金全。
冉穆麒卻道:“待朕問明仁昌戰況再派人也不遲。退朝吧,你們隨時等候朕的差遣。”
“……是”大臣們麵麵相覷,不懂陛下爲何毫不緊張,隻得退下。
“陛下!”伍羽坤還想說什麽,卻見皇上已經走了,他默然轉身。剛走出承明殿,一名小太監跑上前低聲道:“相國大人,陛下讓您到崇華閣去。”
伍羽坤一聽,雙眸發亮,急忙跟了過去。
崇華閣內,伍羽坤、張昭昌、禦史大夫葉忠祥跪坐在皇上麵前,對陛下單獨召他們三人前來,三人明白了,陛下有些不能在朝堂上說的話。
等了一會兒,又有人進來,三人回頭一看,竟是下去休息的趙賢。他依舊很憔悴,不過換了身衣裳,梳洗了一番,看起來精神好些了。
一進來,趙賢就跪下道:“陛下,從交陽的大龜山可直接進入金國境內。王爺派臣回來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帶人進入大龜山,深入金國境內,這樣綿州、謖陽的金軍就不得不撤退,仁昌之危即可解。但大龜山地勢險峻,那條路極其危險,遂王爺派末將回來。”
“陛下!”
其他三人一聽,頓時萬分激動,猶如吃了顆定心丸。他們看向皇上,卻見對方依然如剛才般淡然。
冉穆麒閉上雙眸,長嘆一聲,接著,他看向趙賢:“你爲何不早些回來?朕已經派車金全帶了四千兵馬前去大龜山了。”
屋內四人皆驚,趙賢看著陛下,打了個寒戰。
“陛……陛下……難道世子殿下他……”
冉穆麒痛苦地說:“這件事朕沒瞞住,楓兒他知道了。九天前,楓兒趁夜出了宮,臨走時他給朕留了封信,讓朕把十萬禦林軍派往槐屏。幷說了大龜山的事,還留了張地圖,上麵清楚地畫了那條路,甚至標明瞭所有險峻的地方。朕怕朝中有內奸,所以暗中命車金全帶人前往大龜山。你們以爲他帶著七萬兵馬去仁昌了,其實在半路上他就轉道去了交陽。那七萬兵馬被潘越一幷帶到了槐屏。”
麒帝的話聽在另外三人耳朵裏猶如一道悶雷,那個年僅五歲的,讓人懼怕的鬼子,竟然早就想到了這些!
而趙賢卻是癱軟在地:“陛下……將軍讓末將回來還有一件事……”趙賢哭喪著臉道,“讓臣看看世子,讓他聽話。”完了,全完了。
“朕已經派人去前往仁昌的路上尋找,楓兒一定是去找麟了。”冉穆麒抱著一綫希望道,卻見趙賢搖頭。
“陛下,小楓一定不會去仁昌。”他太瞭解那個孩子了,“他要麽去西壩或浙昆,要麽去洛北和關眥,他定會想辦法解仁昌之圍。”趙賢爬起來,跪道,“陛下,請允許臣帶人前去尋找世子。”
冉穆麒想了想道:“你剛回來還是在京城修養吧,朕即刻就派人。”
半個時辰後,趙賢和冉穆麒的侍衛副統領容舟,帶著幾百禁軍騎馬快速出京。對趙賢來說,再累也比躺在床上擔驚受怕地好,萬一王爺得知此事,不隻是小楓的屁股會遭殃,他的也好不到哪去。
深夜,浙昆城內死一般的寂,除了南軍的軍營和他們進駐的地方。南軍攻下浙昆和西壩後,燒殺搶掠,接著又一路北上繼續攻打洛北和關眥。浙昆僅留下了兩萬兵馬,與西壩的兩萬兵馬一同圍堵仁昌的援軍。除了巡視的兵士之外,包括將領在內的所有人都去睡了,一個小小的黑影在巡邏的士兵轉身後,迅速躥到另一邊,悄無聲息,沒有引起一人的注意,隻是在火把閃跳時,能看到一抹微紅的亮光,一點點地靠近糧倉。
躲在陰暗的角落裏,他小心地盯著前方糧倉門口的十幾個守衛,還不時的有巡邏兵來回走著。他又仔細查看了四周,悄悄退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