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真叫一個地道(1 / 2)

齊禹靜靜的觀察著店裏一幕幕,看老板娘帶著服務員們忙前忙後,聽食客們放聲交談,嘴角微微揚起。

倒不完全是沉浸於這種氛圍,他又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的大老板,這種場麵見得多了,自家店裏就天天發生,雖然很喜歡這種煙火氣,但也不至於像剛剛的魚打車窗一般讓他安逸享受。

他純粹隻是欣賞,並加以學習。

這家店的情形著實與他們家很像,並非夫妻店,卻又沒到大店的程度,顯然是以老板和老板娘二人為主心,剩下不多的幾名員工聽著指揮忙前忙後,生意雖然沒齊禹家那般火爆,也算熱鬧非凡了。

聽剛剛的吆喝,後廚裏應該也有人幫忙,但聽稱呼應該都是老板的親人,至於外邊的服務員,則不知是外邊聘請來的員工還是自家的親戚了。

這也正常,後廚作為一家餐飲店的絕對核心,像這類以夫妻為主體,店麵不大不小,又很有兩把刷子的飯店,後廚一般是不會請外人的,一來後廚的人力成本高昂,二來也怕外人偷師。

實在沒條件,家裏人學不來技術,偶有請學徒的,也要再三考量才肯教真功夫,甚至可能永遠不教實在本事,完全把學徒當小工用,用差不多了就踢掉重新招小工,以此節省工錢,並防止技術被偷偷學走。

隻有實在用著順手,相處也很和諧的學徒,換了重新磨合更影響生意,才有可能留下,傳授一二本領,但這種情況著實太少了。

至於直接聘請成熟師傅,那就更少了,師傅一般也不樂意來這類飯店應聘掌勺。

因此,後廚不必多關注,其實齊禹也關注不到,聽不到什麼動靜,他注意力更多的是留在前堂。

齊禹三人落座不久,這家店就正式進入高峰期了,最後一桌也來了客人,門外開始漸漸排起了隊,但最先入座的客人也差不多已經吃完,短短三五分鍾,就有兩桌離場,兩桌入場,服務員們再沒得閑暇站在店門口張望。

這家店生意比起自家略遜,擺的桌子更少許多,但也有十幾桌,坐滿人後也有夠嘈雜的。

老板娘領著倆老嬢嬢,忙前忙後,四處穿插,端菜送水,收拾餐桌,招呼客人,收銀台常態化沒人,隻有客人買單的時候,老板娘或者另外倆服務員才過去結賬打單據,然後讓客人自己掃碼。

看氣場,剛剛招呼自己這桌的應該就是老板娘本人,她煙癮大的很,一根接一根,但因為忙碌,一根煙其實抽不到兩三口,大部分時候都夾在手裏,少部分時間則和包租婆一樣,把煙叼在嘴角,時常被熏的淚眼汪汪,齜牙咧嘴。

一切亂中有序,看似忙碌,卻有條不紊,並未冷落了哪桌客人,人手雖明顯有缺,但客人有需要的時候卻總能騰出個人過去詢問,然後盡量滿足需求。

齊禹在自家店裏,其實很少在高峰期跑到前台去,因此還是第一次以老板的視角去觀察前台的運轉。

可惜他不是這家店老板。

他本想學學經驗,回去轉述寸英蓮的,但轉念一想,得了,他在這方麵就純粹是個門外漢,看也看不出個精髓。何況自家店的前堂也必然不差,寸英蓮帶著兼職生也忙得過來,否則早就擴大招工再請幾個兼職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