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國宴——罐燜牛肉(1 / 2)

出乎意料的,罐燜牛肉的配方其實還算詳實。

雖然比不上齊禹和龐亦津那樣,連如何判斷時機,該如何判斷配料比例等等細節要點都寫全了,但也稱得上毫無保留。

因為這道菜雖赫赫有名,但實則步驟並不繁瑣,容易翻車的要點隻有一項,比仔薑兔和粉絲蒜蓉開背蝦來的都要少,自然也不用長篇累牘,去細細書寫解釋。

但就這一項容易翻車的要點,就將這道菜的難度拔高到一個喪心病狂的程度,足以讓大部分普通廚師望而卻步。

這道菜要用到的食材並不多。

油隻需要大豆油和黃油兩種。

主料則是上好的牛腩,有牛五花更好。

配料則有土豆、白口蘑、胡蘿卜、青蒜(蒜苗)、麵粉、芹菜、小洋蔥、紅棗、大蔥、小黃薑、紹酒和品質上好的烈酒(以白蘭地為最佳,白酒也可)。

調味料更簡單,就隻有番茄膏、鹽、香葉、黑胡椒粒和胡椒粉。

切配上同樣沒太多講究,牛腩切成小方塊,洋蔥一個對半切開,另一個切丁,胡蘿卜、土豆切滾刀,芹菜去葉切小段,大蔥切長段,小黃薑洗幹淨拍散,蒜苗去葉,對半剖開再切馬蹄段,至於白口蘑,切掉蘑菇梗即可,有閑工夫的可以在傘麵上切個十字花刀,看起來更好看,懶得切也不影響味道。

切配完畢後,牛五花冷水下鍋煮開,撇幹淨浮沫後,下入蔥段薑塊,三兩紹酒,胡蘿卜、芹菜段和對半切開的洋蔥,一把黑胡椒粒,幾片香葉,燉上兩個半小時。嗯,如果牛肉品質不佳,則可以焯一次水後再燉煮,隻是難免會損失點肉香味,可以補一片白芷四片黃芪搶救。

煮好牛肉後撈出,把胡蘿卜等配菜全部挑出來。

鍋中重新下入胡蘿卜,以牛肉湯煮三分鍾。

土豆入油鍋炸至金黃起酥,撈出,取一小陶瓷罐,將炸過的土豆,煮過的胡蘿卜,以及紅棗和白口蘑平鋪在罐底,覆蓋上牛肉至四分之三處。

之後就是最容易翻車,也最考驗功底,將這道菜難度無限拔高的關鍵之處。

另起一幹淨鍋,先下入大豆油,再下黃油化開,避免黃油起煙燒糊,隨後下入麵粉,炒到麵粉呈現麥芽糖一般的微黃色,聞著略有些焦香但不糊的程度。

再以大約一比一的比例下入純番茄膏,炒散炒勻,炒成類似釣魚佬打窩料的模樣,然後少量多次加剛剛燉牛肉的原湯,慢慢把麵粉炒開炒散。

一定要少量多次的加,否則麵團會結成一個個細細小小的疙瘩,散不開。

雖然可以用細眼笊籬過濾掉來補救,但那樣一來,湯汁的順滑細膩程度仍會受到相當影響。

畢竟稍大些的疙瘩能夠過濾,比網眼更小的碎粒就過濾不了了,而舌頭的觸覺偏偏極其敏感,能嚐出些微的不同來。

所以這一步,極其考驗廚師的功底,下手要夠細膩,還要有充足的耐心。

番茄麵湯熬好,下入鹽、胡椒粉,調味增香,倒是再無難度,倒入小罐之中,沒過牛肉一厘米,上蓋隔水蒸燉至湯熱,再往裏下入高品質的烈酒,然後再燜燉一個小時即可。

燉煮到位後,另起一鍋,下大豆油燒到五成熱,下黃油,中小火炒洋蔥,慢慢炒出香味後,一勺一勺分別淋在一罐罐牛肉上,撒一把馬蹄蒜苗,就算成了。

這份菜譜,看的齊禹怦然心動,恨不得趕緊嚐試一番。

不過這會兒著實太晚了,要試也隻有等天亮再說。

看完罐燜牛肉,齊禹又想再看看樸部成的棒式芝士部隊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