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關於處理肉的科普(1 / 2)

齊禹指了指顧默寧,說:“他不懂得處理肉,魚肉殘留的水分太多了,也不知道用生粉上糊之前得先泡過,最終會導致肉掛不住糊。連糊都不知道該怎麼掛,顯然也不太可能有本事通過火候把肉做的很嫩,最終口感肯定比不過胖胖的。”

柳玉書愣了一下:“掛糊還有這麼多講究?不是澱粉加水抓勻就好了嗎?”

齊禹笑笑:“這就是業餘和專業的區別了,大部分人單知道加粉能嫩肉,但不知道為什麼,也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小部分人能知道糊化作用,但也僅限於此,並不知道具體原理和進一步的要點。

這方麵其實我也沒仔細學過,但我曾經學廚的時候我爸有跟我講,很有作用,我廚藝當時就肉眼可見地提高了不少,後來自己深入研究,就專門買了書學習,把原理也給弄懂了。”

柳玉書好奇問:“那具體應該怎麼做呢?”

“簡單來說就是兩個字——水分。

一方麵控製肉的水分,不能太多,否則糊掛不住,炒的時候就反而鎖不住水,但也不能太少,太少了抓不勻調料。我的建議是肉洗過後先吸水,吸到黏紙不掉的程度再切片,抓的時候如果太幹了再加蔥薑水,一兩肉配一兩毫升就夠,基本就能保證水分足以抓勻調料了。

另一方麵是控製粉的水分,一般用生粉,因為生粉勁大,但生粉得先泡,不用泡太久,下水抓勻後等個幾分鍾,自然沉澱了再抓開,沉澱再抓開,重複三次就差不多了,然後倒掉麵上的清水,隻留一毫米厚的薄薄一層,再抓開,倒進肉裏上漿。”

柳玉書默默記下,片刻後又問道:“那,切肉有什麼講究嗎?是不是要順著肉的條紋切?”

“這個得看情況。

如果是牛肉這種纖維比較粗,分離度也比較高,吃起來比較韌的肉,刀就得跟肉纖維垂直,截斷肉的纖維,否則咬起來太費力;

如果是豬肉這種纖維比較細比較嫩的肉,那就得平行於肉的纖維,順著肌肉纖維走向下刀,否則抓的時候炒的時候就容易碎,吃起來口感也不好。”

柳玉書點點頭,表示懂了。

齊禹又好奇地問:“話說,你們家應該是胖胖做飯吧?你沒必要……”

“不,”柳玉書打斷他:“在家有一小半的時間是我做,因為我不愛洗碗。”

“嗯?”

“誰做飯誰不洗碗。”柳玉書笑道:“胖胖廚藝雖然還行,但我其實也不算特別差,畢竟我家也是開飯店的,我的廚藝應該比大多數家庭廚師要好些,我們的差距沒大到能讓我頓頓都心甘情願洗碗的程度。”

齊禹哦一聲,表示懂了。

兩人不再說話,繼續看大屏幕。

就見龐亦津將抓幹了的魚片放入放入碗中,打入三分之一個雞蛋清,少許蔥薑水,一小點鹽和胡椒,抓兩下。

隨後他看了眼再次沉澱的水澱粉,觀察片刻,覺得水澱粉已經泡開,便倒掉上層多餘的清液,抓了點濃稠的水澱粉進魚肉裏,慢慢抓勻出漿,再倒入少許豆油,抓勻蓋上保鮮膜醃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