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跟著清醒過來的寸英蓮,聽見了兩位老爺子的對話。
她隻是愣了一下,緊跟著便陷入了驚喜的遐想之中。
兩位老爺子可不是齊禹這樣的半吊子,他們的廚藝發揮的相當穩定,他們能跟齊禹合力做出了這樣一碗讓人驚豔的粥,就意味著他們能源源不斷做出差不多水平的粥。
哪怕他們這次是超常發揮了,水平擺在那裏,後邊再做味道也絕對不會差。
這是能把齊清河吊起來打的水平。
這麼完美的粥,食材也是實打實的名貴珍品,價格高一點也不過分吧?
關鍵,粥最大的優勢就在於量大,一鍋能煲幾十斤乃至上百斤,而且隻要灶台夠,一口氣能煲上好幾鍋。
一小盅裝六兩,哪怕裝個八兩,一天賣個上千盅很合理吧?
呃,等等,如果價格太貴,在大學城貌似還真難賣個上千盅……
寸女士的YY才剛開始就被她自己打破了,冷靜下來的她,飛快掏出手機打開計算器,開始認認真真的計算這份粥的成本,計算這一陣來店吃飯的學生大致的人均消費金額,進而估算他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願……
最後,還要結合方方麵麵,確定出一個合適的售價,以做到成本最大化。
賣的貴了單份利潤高,但賣的數量就少了,算下來總利潤就低;賣的便宜了同理,雖然能賣出更多份,但單份的利潤上不去,總利潤也高不到哪裏。
不得不說,寸英蓮同誌在錢這方麵確實是個奇才,直覺非常敏銳,很快就推算出了個差不多的售價。
但具體合不合適,還得進一步琢磨琢磨,並通過實踐印證一二。
大家都看出了寸英蓮在做的事。
沒人打擾她,這方麵她才是行家。尤其是齊禹,意識到自己好幾次都把價格定的低的離譜後,他深刻認識到了自己在定價方麵有多白癡,理智的沒去發表自己淺薄的看法。
至於齊清河……
“兒砸,你那砂鍋洗了沒有?沒洗的話借我一下唄?”
齊禹:?
“爸你要砂鍋幹嘛?”
“呃,我再刮一刮看看能不能刮點汁兒下來。”
齊禹:……
他默默拿起勺,用力的在鍋底刮了十幾下,還真讓他刮出半勺來,然後一口放進自己嘴裏。
鮮!
美!
齊清河:!!!
操!
我的汁兒!
好氣啊!
齊禹得意的看看自己老爹,隨後把砂鍋涮幹淨,等著齊老爺子和晁堂處理好下一鍋粥的食材,再次熬上一鍋粥。
沒等太長時間,洗幹淨的鍋便架上了灶台。
即使有了成功的驚豔,齊禹也沒掉以輕心,仍是全身心的投入到煲粥當中,細細感悟著係統和砂鍋雙重加成之下,自己煲粥時的一舉一動。
砂鍋的加成時一種難以言喻的,莫名的得心應手的感覺,就跟用小炒鍋時一樣,源於對炊具如臂使指帶來的提升,齊禹琢磨不出什麼,姑且不論。
但係統的加成,卻是在加深他對煲粥的理解,是他能感知得到的加成,值得他去細細琢磨。
而且,這份加成並不僅僅隻能用於煲粥,說白了,想要煲出一鍋好粥,看的無外乎也是火候和調味,是以在琢磨煲粥技巧的過程中,他的調味和火候水準,實則也在快速拔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