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講究(1 / 2)

齊禹雖然被爺爺逗了一下,但此刻好奇心絲毫不減,還是忍不住問:“怎麼做?”

“把雞斬塊,混著菌子,再加點薑米、蒜末、蔥白粒和洋蔥碎,用稻米油混著雞油快炒兩遍,淋上花雕燜三五分鍾,揭蓋加開水慢慢燉上個兩三小時,嘖嘖嘖。”

齊禹眼前一亮,口水已經流出來了:“那樣燉出來的湯比這碗湯更鮮?不用加別的料子?”

老爺子輕輕點頭:“炒製過後,雞和菌子的鮮會隨著水分一塊被逼出來,融進鍋裏,已經鮮到了極致,但比起更加極致的香還有所不及,所以必須要額外給它增添幾分鮮味。”

齊禹試探性的答:“用味精?”

老爺子似乎很滿意於齊禹有想法,笑的更慈祥了:“是個辦法,但味精的鮮味太純了,稍有不慎又會過鮮。如果僅僅是追求好吃的話倒無所謂,但如果你想追求極致的話,那麼這個度我估計你很難把握住。”

“那怎麼辦?”

“用筍,最好是剛剛破土,甚至還沒完全破土的冬筍,最是鮮嫩。”老爺子講起菜便滔滔不絕,米線都顧不得吃了,放下筷子用心給齊禹擺。

“隻取冬筍上部三五公分的嫩芽,對半切開,和鮮香菇一塊水煎三分鍾,一碗水煎到半碗,再用鍋鏟壓幾下,倒進雞湯裏一塊燉,然後再加幾個溫水泡發的幹香菇,記住連水一塊倒進去,鮮味就夠了,而且不容易過。”

齊禹口水都下來了,仿佛這碗燉雞已經吃進了嘴裏。

低頭,又炫了一口米線,嗯,雖然沒吃到燉雞,但這碗過橋米線也絕對不差。

但……

“爺爺,那,過橋米線和野菌筍芽燉土雞哪個更好吃啊。”

“野菌筍芽燉土雞?這名字起的倒是貼切。”老爺子心情很好,說,“各有千秋吧。菜做到極致,已經很少有哪個更好吃的說法了,隻能說各個菜的偏向不一樣,各人喜歡的點也不一樣。

有的菜講究和諧,各種主味都不能過分突出,否則就是不美。

比如這份過橋米線的湯底,比如剛說的野菌筍芽燉土雞,要提鮮就得增香,鮮香要齊頭並進。還有你的紅燒乳鴿,各種調味料都必須適宜。

也有的菜講究君臣相宜,輔助的味道不能弱但主味必須更強,又不能強的太多。

就像麻婆豆腐,別以為麻婆豆腐是麻辣並重,麻辣並重那就做錯了,這道菜聽名字就知道以麻為主,辣要輔佐於麻,但又不能麻的太過霸道,要有個度。

還有的菜則講究一枝獨秀,甭管什麼味道什麼調料,最終都是為了突出那個主味而服務的,追求將一種味道凸顯到極致,在美味這個範疇裏越複雜越突出越好。

比如香酥鴨,先烤後炸,一切的一切都為了最終的酥香而服務。

最後一種最特殊,主料本身沒什麼味道,吃的就是調味,用什麼料它什麼味。

比如兔子就是典型,除去土腥味後兔肉本身沒什麼特色和風格,但它能吸味,什麼味都做得出來。”

聽老爺子吧嘚吧嘚講了一堆,齊禹表示漲姿勢了。

雖然目前為止這些姿勢他暫時還用不到——老爺子說的這些要點,都是將菜做到一定層次以後要講究的,他目前還差得遠,即使超常發揮能做出A-級的菜,都還不太夠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