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家家(一)(3 / 3)

常年臥病在家,莫白靠著自學大學課程、閱讀心靈雞湯類書籍和懸疑推理驚悚小說來打發時間,她的身體已經廢了,她不想讓大腦也跟著衰敗下去。

身體沒有那麽難受時,她還會打一些驚悚解謎類的遊戲。

她此刻遇到的事情,和她常玩的那些遊戲有不少神似之處,莫白也將此時的境遇想象成一個有時限的死亡遊戲,有條理地分析著。

“活下去”是最終任務,死亡威脅是阻礙她完成任務的關卡,手機中出現的聯絡人,就有可能是令她死亡的人,或者能夠幫助她的人。

由此可以推測,這三位聯絡人,不僅有聯絡次數的限製,還必須在特定時間特定條件下,才能聯絡。

莫白暫時放下撥打電話的想法,打開了聊天軟件。

軟件裏除了公眾號信息和新聞外,隻有父母的噓寒問暖。

“吃了嗎”“身體怎麽樣”“最近降溫,多穿衣服”……

莫白看著和媽媽對話框中那些簡單又小心翼翼的話語,險些流下淚來。

她是自己搬出來的。

事故發生後,父母拚盡全力救她,無微不至地照顧她,莫白感動於父母的關心,又心疼父母。

她在深夜裏疼得睡不著時,經常聽到父母房中傳來隱隱的哭聲。

她的家庭還算寬裕,父母吃力地承擔下她的治療費用,但總不至於傷筋動骨。

真正的難處是一個不良於行的人待在家中,每看到她的傷口一眼,對父母都是一種精神傷害。

莫白要強又心疼父母,在知道身體絕無可能恢復,隻能靠著藥物多活一天算一天時,莫白毅然搬出了家,選擇自己獨立生活。

她不想持續傷害父母,也希望能夠通過遠離減少彼此間的親情,這樣等她離去的那一刻,父母也不至於被悲傷擊垮。

這些年,莫白堅強地生存著,適應著不便的身體,用雙臂撐起整個身軀,漸漸地也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方式。

一開始父母還經常來看望她,被她堅定地逐客後,又見她逐漸可以很好地照顧自己,她和父母見麵的頻率也越來越少。

或許現在,父母已經知道她的死訊了。

他們會悲傷,但莫白相信,早就有了心理準備的他們終會走出來,接受這一切,麵對生活。

此刻看到聊天軟件中的消息,莫白心裏一酸。

她點開“媽媽”的個人頁麵,想查看更多關於母親的消息。

“媽媽”發了不少朋友圈,莫白隨手點開一張照片,頓時驚出一身冷汗,手抖得險些抓不住手機。

那是一張“媽媽”提著保溫桶的自拍照,“媽媽”的手臂上長滿了屍斑,麵容腐爛了一半,一顆眼球掛在眼眶外,怎麽看都不是個活人!

而且隱約能辨認出來的外貌也與她真正的母親截然不同。

這不是她媽媽!

莫白擦了把冷汗,視線移動到配圖的文字上,隻見上麵寫著:給女兒送晚飯去,要見到女兒了,好開心,好想她。

發布時間是18:30,剛好是莫白醒來看到血字任務的時間。

莫白:“……”

“這個朋友圈裏提到的‘女兒’,不會就是我吧?”莫白驚恐萬分地想著。

她這念頭剛升起來,還沒想到該如何應對時,門鈴突然響了起來。

莫白看了眼已經完全暗下來的天,背脊一陣陣發寒。

作者有話要說:

開新文啦!照例發紅包,本章24小時內評論都有紅包,愛大家,麽麽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