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天明也隨之將目光投向了劉遠。
劉遠輕輕地拍了拍牆麵,就像是見到很久都沒有見麵的老友一樣。
“已經七十多年嘍!都比我年紀還要大!”
“你感覺當時建造這些建築的人們是為了什麼?”劉遠看向吳天明突然問道。
“為了在戰爭時期保護一部分特定的人群?”吳天明回答道。
“嗯!”劉遠點了點頭,“沒錯。當時第一區與第二區還有第四區都有矛盾,在核電技術相對成熟後,為了在核戰爭中留存部分有生力量,第一區中央局在西北、西南各修建了一處大型的以核電為能量來源的地下基地,當時內部號稱可以維持二萬人舒適的工作生活一百年以上。”
“那個時候的人們可真簡單。”劉遠忍不住感歎道。
然後看向吳天明,“你說人是簡單點好還是複雜點好。”
吳天明思考了一番,“要複雜就都複雜,要簡單就都簡單。一旦開始異化,那麼人與人的差距到最後可能比人與豬的差距都大。”
劉遠點了點頭,隨後感歎了一句:“也許人們注定要變得更加複雜啊!”
又接著補充道:“重點還是在哪個方向上變得複雜。”
“你知道嗎?”劉遠看向吳天明問道。
還沒等吳天明回應,劉遠又接著自顧自地講道:“我爺爺和奶奶就是在建設這裏的時候相愛的,他們是這裏當時的工程師。我兒時常常聽我奶奶講起這裏的故事。當然,我奶奶也常常講起過去他們年輕時候那個時代的故事。”
講到這裏劉遠又想起了自己當時的許多朋友以及許多未曾見麵也未曾相識陌生人,感歎道:“也許有很多人曾經聽說這裏的故事,也曾經聽說過那個年代的故事,隻是事到如今許多人也許早已化作塵煙了吧!”
“當時願意加入蘇烈和蘇鐵兩兄弟的反抗軍,這裏也是一大原因啊!”
“因為我想再到故事裏的地方去看看!”
“哪怕隻是一眼呢!”
“現在我也已經看過了,我甚至看了快八年了。也該知足嘍!”
“花開花謝,緣起緣滅,事物有始有終,也終歸是有個盡頭的。”
劉遠自顧自地說了很久,念念叨叨的。
有些吳天明並沒有聽到,有些吳天明聽到了但是聽不太明白,有些吳天明聽到了但是轉頭就忘了,隻記得隻感覺劉叔對這裏似乎感情很深。
這種深沉的感情更多是一種寄托,其根源是對一個時代以及一代人的敬重。
“行了!我個老頭子沒必要在囉囉嗦嗦了!”
劉遠努力地讓自己笑了笑,然後再次輕輕撫摸了一下圓廳帶有極強歲月感的牆壁。
那眼神就像是在和這裏告別一樣,眼裏有不舍也有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