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清楚地記得高考恢複就在 1977 年,但具體日期何時公布卻毫無頭緒。
於是,她每日堅持購買時政報紙,以期能從中獲取第一手信息。
功夫不負有心人!
當 1977 年教育部全國高等院校招生工作會議圓滿閉幕,並擬定出當年的高校招生方案時,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傳來……
將試行招收 4000 至 1 萬名工人農民、上山下鄉和回鄉知識青年、複員軍人、幹部和應屆高中畢業生,直接進入大學深造。
得知這一喜訊後,安傑迫不及待地將消息轉達給家中的幾個孩子。
這兩年來他們不懈努力、勤奮學習,如今終於迎來了檢驗成果的時刻,可以在考場上一展身手了。
隨著高考消息的公布,市場上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大量各式各樣的複習資料,它們都打著“押題寶典”的旗號招搖過市。
麵對如此眾多的選擇,安傑自然也不願錯過任何一個可能提升成績的機會。
於是,她早早地便拜托遠在青島的歐陽懿幫忙留意相關資料,並叮囑他一旦發現合適的就立刻買下並直接郵寄到島上。
得益於安傑的未雨綢繆和積極籌備,她總是能夠率先獲得第一手寶貴的學習資源。
當這些資料到手後,江亞菲和江衛民迫不及待地投入到緊張而充實的學習之中。
江亞菲並未忘記好友王海洋。
經過與弟弟一番商議之後,他們決定兩人共用一套資料,而多餘出來的那套,則被亞菲毫不猶豫地寄給了王海洋。
就這樣,在日複一日的努力和堅持下,時間悄然流逝。終於,曆經整整一百天的奮力衝刺,備受矚目的高考正式拉開序幕......
與過去的慣例不同,1977年的高考不是在夏天,而是在冬天舉行的。
考前這段時間裏,江亞菲顯得非常淡定自若。對於這次考試,她並沒有給自己太大壓力。
如果能順利通過考試,那也是對自己辛勤付出的一種回報,但倘若未能如願以償,其實也無妨,畢竟還有父親可以依靠,聽從家裏的安排也未嚐不可。
相比之下,江衛民則顯然憂心忡忡許多。
一直以來,他都缺乏明確的目標和方向感,總是隨大流、人雲亦雲,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究竟是什麼。
然而,經過近兩年的學習生涯,他的內心開始逐漸變得明朗——原來,上大學才是他夢寐以求的事情!
正因為如此,他抱著破釜沉舟、誌在必得的決心來麵對這場考試,自然無法像亞菲那樣輕鬆自在。
母親安傑將一切都看在眼裏,心中焦急萬分。
目前來看,需要複習的知識點兒子已基本爛熟於心,尤其在外語方麵,如今已不存在太大問題。
按常理來說,隻要衛民能夠保持放鬆的狀態,正常發揮出自身應有的水平,通過考試應該不成問題。
可偏偏他如此緊張焦慮,恐怕到時候反而會影響臨場發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