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章 塑料姐妹花出現了(1 / 2)

島上還在持續的建設中,很多基礎設施都不太完善。

安傑當初雖說辦理的是隨軍隨調,但目前島上也沒有合適的崗位,每天就這麼無所事事,她也樂得清閑。

和德花一起帶娃,小孩現在都能扶著牆慢慢挪動了。

三個小孩有各自的想法,朝不同的方向走去,沒有一刻是安靜下來的。

原本以為家中的兩個小男孩會是最調皮搗蛋的,沒想到,最活潑淘氣的卻是小女兒亞菲。

如果再有閑工夫,安傑就去侍弄下種好的蔬菜。

如今,菜園子已經碩果累累了,家裏每天都能吃上自家種的新鮮蔬菜。

其他人卻紛紛加入了大鍋飯的行列,家中的田地漸漸荒蕪。

江德福也曾嚐試動員大家不要讓家裏的地荒廢了,但考慮到當下的政策,他也不好直接下達命令。

一到飯點,村子裏便響起敲鑼打鼓的聲音,或者是鋼管的敲擊聲。

老百姓們還為此編了順口溜:“敲邦邦,喝湯湯;打鑼鑼,提缽缽;幹不幹,三頓飯;敲梆吃飯,蓋章領錢。”

這種生活方式漸漸讓一些人養成了“幹多幹少一個樣、幹好幹壞一個樣、幹與不幹一個樣”的心態,村裏的“懶漢”也越來越多。

起初,大家認為吃大鍋飯好,至於是否長久維持,沒有人去想過……

江德福私下裏也曾對家人說:“這大鍋飯恐怕吃不了多久,大家早晚會餓肚子的。”

果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大鍋飯製度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

糧食供應跟不上需求,甚至出現了無糧可調的情況。

食堂裏隻能用粗糧和紅苕來充饑,副食品也變得稀少,一個月都難得吃到一次有油水的食物。

漸漸地,人們從吃蒸幹飯改為了煮稀飯、麵羹。

這樣的飲食很難保證身體的營養需求,人們逐漸變得麵黃肌瘦,哪裏還有力氣去耕種莊稼呢?

由於糧食產量減少而吃飯的人口沒有變化,村子裏出現了恐慌狀態。

人們開始尋找其他可食用的植物來充饑,從粗糠到野菜根,甚至有人將樹皮搗碎煮熟來吃。

不管外麵如何,安傑還是會在家裏偷偷開小灶,在爐子裏烤個紅薯,土豆。

這一天,安傑像往常一樣出門去挑水。

走到村口的水井旁時,她發現那裏躺著一個人。

這個人身穿一件白色的上衣,梳著兩條辮子,但麵容憔悴、臉色枯黃,顯得格外可憐。

\"你還好嗎?\" 安傑關切地問道。

然而,那個人似乎已經餓得沒有力氣回答了,隻是微微睜開眼睛看著他。

安傑見狀,立刻從口袋裏摸出一顆糖果,小心翼翼地塞進她的口中。

過了片刻,那個人的臉色才逐漸恢複了一些血色,看上去也比剛才精神了許多。

在交談中才得知,眼前的這位女子,竟然就是那位傳說中的葛美霞。

對於葛美霞,安傑的內心情感頗為複雜。

葛美霞是漁霸的女兒,處於高成分家庭,偏偏眼商很高,總想著釣個金龜婿,挑著挑著就成了島上的大齡剩女。

她讀過書,受過教育,島上的其他女人大都是農村婦女,精神交流不在一個頻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