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界,大隊人馬駐足天魔宮,此番妖魔傾巢而出,他們在魔星、明月的率領之下前往九華山,準備一舉攻下縹緲峰——直達天界。
九華山,太虛觀眾道士臨陣以待,漢鍾離、呂洞賓、曹國舅三人奉天尊之命鎮守於此,盡其所能堵住縹緲峰的路口,以阻止妖怪前往天界搗亂。
一時間山中殺氣衝天,塵土飛揚。山下妖魔群居,其數量蓋過滔滔江水、勢如破竹、吼聲震天。
明月端坐在嬌中,寸步不出營門,既能洞悉全軍,她神采飛揚,指揮若定,見時機成熟,即命令部下狼精、九尾狐、夜叉率一萬妖魔鬼怪打頭陣。隨之第一波進攻宣告開始,諸妖從東路直上九華山頂,凡遇道觀、寺廟一律踏為平地,氣焰甚是囂張。
然坐守東路的乃手持紫霞雙劍的呂洞賓,他麵對數量遠勝於己的妖怪,處之泰然,揮舞手中寶劍如日方中,所到之處霞光萬丈,無數流光溢彩從他的劍端噴出,讓妖怪眼花繚亂、防不勝防。僅交手十回合狼精、九尾狐、夜叉三將皆中招,紛紛落馬,而部下看主將身亡,且素聞紫霞雙劍的威名,早已喪膽,棄兵刃落荒而逃,就這樣第一波進攻以失敗告終。
隨後,魔星後卿聞明月的前鋒部隊兵敗垂城,開頭就失利,不經大怒道:“一群無用的廢物。”說畢,飛出營帳,怒聲吼道:“熊怪、虎豹諸妖聽令,爾等為開路先鋒率軍一萬從西路登頂。”
片刻,第二波進攻打響,妖魔多如潮水,湧向山中,一時間山石崩裂,草木夷為平地。鎮守西路的乃漢鍾離、曹國舅二位仙人。光漢鍾離一人即可輕鬆搞定這群烏合之眾,俗話說得好,擒賊先擒王。漢鍾離拿起酒葫蘆,一路行來跌跌撞撞,一人深入敵營,打亂了妖怪的陣腳,出入如無人之境。須臾,他取了熊怪、虎豹諸妖腦袋提在手上,大大咧咧,在妖怪陣營中來回穿梭,耀武揚威,諸怪親眼目睹首領頭顱已掉,遂無心迎戰,紛紛逃散。
明月騎在大鵬上縱觀戰局對己不利,假若再派不出精兵強將,勢必因出師不利,士氣受挫而潰不成軍,故她隻身前往後卿帳中同他商議對策。許久,他們興高采烈走出帳篷揚言道,“蛟魔王、鵬魔王、獅駝王、牛魔王聽令,爾等率精兵四萬分二路包抄,一上一下,一陸一空,讓那幫臭道士分心,無從下手,以便占領太虛觀。”
要說蛟魔王、鵬魔王、獅駝王、牛魔王四怪,可不好惹,光其刀槍不入這樣絕技,足可使對方傷透腦筋。再來他們曾經拜於無極老人門下,學過地煞之法,懂得七十二般變化,由此看來絕不好惹。
第三波進攻一開始,敵人就占盡先機,大敗曹國舅,殺得他人仰馬翻,無處逃生。呂洞賓聞訊趕來解圍,同四怪交手百餘回,終因法力殆盡,被金鵬怪、牛魔王所擒。
霎時,九華山風雲色變,昏天暗地。道士們麵對數量遠勝於己的妖怪,陣腳大亂,像一群亂了方寸的無頭蒼蠅不知所向;麵對無論如何也殺不完、不降反增的妖怪,不免讓人膽戰心驚。山中刀光劍影,人頭攢動,喊殺聲久久回蕩,好似天搖地動,從日出殺至日落,山間早已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此景甚是淒慘。
爾時,漢鍾離同金鵬王、牛魔王二怪鬥法,累得精疲力竭,隻得佯攻,慢慢而退。想不到他親自出馬也不能扭轉戰局,隻好率殘部退守太虛觀,閉門不出。
天庭,玉帝通過千裏眼、順風耳查探後,得知九華山岌岌可危,隨即他命太上老君、董勇、八仙、太乙真人等仙家前去支援,並命托塔天王李靖鎮守四天門,不讓妖魔趁虛而入。
凡間,諸位仙家騰雲駕霧趕到縹緲峰,踩住雲端向下望去,嶙峋嵯峨的九華山原本古刹林立,香煙繚繞,古木參天,靈秀幽靜,而今卻成一片廢墟,山中無數樹木斷裂倒地,殘痕斷枝隨處可見,多家道觀殘缺不堪……太上老君看在眼裏,痛在心裏。他眼見徒子徒孫慘遭不測,未能加以製止,而心生愧疚,激動得手舞足蹈,口吐鮮血,差點暈死過去,幸虧董勇上前扶助安慰幾句,要不然他悲痛欲絕,準氣炸了身子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