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三三 各自懷鬼胎 殿議太子位(1 / 2)

戶部尚書,掌管著全國的經濟,絕對是一個肥缺,是皇帝親自任命的,但是皇帝自己也不能保證他是站在皇帝的角度來說話的,因為朝中的政黨之爭,每一個官員都不得不站在一邊,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烏紗帽,皇帝自然也是知道這些的,聰明的皇帝絕對不會站在任何一邊,他要做的就是保證兩大陣營都不要過於強大,兩大陣營相互製衡,這樣自己的帝位才能得到保證,任何一方過於強大都會威脅到皇帝的威信。

“微臣抵京不到一年,和各位皇子沒有過多的接觸,但知道十二個皇子都是文韜武略,至於立誰為太子,微臣確實不知,還請皇上恕罪。”戶部尚書回答道。

戶部尚書這一說,也算是開脫了自己,但是他自己清楚,在朝中為官,怎麼能逃出這些事情呢。

皇帝也不再為難戶部尚書,轉而問道:“吏部尚書,你可有合適的人選?”

吏部尚書早知道自己也逃不出這一關,因此心中早有了自己的算盤。

“微臣以為,立太子之事是天下百姓的大事,事關天下蒼生社稷,因此不能草率的做出決定,但是,宰相身為兩朝重臣,且是皇親國戚,對於太子之事更加了解,宰相對於此事已經考慮周全,立何人為太子,還請皇上定奪,微臣定當鞠躬盡瘁。”吏部尚書回答道。

“你口口聲聲說鞠躬盡瘁,為國盡忠,今日要立太子,你難道沒有一點自己的想法,既然宰相如此神通,那麼我還要你們有什麼用?”皇帝有點憤怒。

“微臣該死,微臣該死。”吏部尚書急忙的跪下說道。

“你的確該死,讓你查太子的死因也有一段時間了,你還沒有查出來,不過今天商議的不是你該死不該死的問題。”

“定邊大將軍,你認為我十二個皇子當中誰最有資格,最有能力堪當太子之位。”皇帝看這群文臣賣弄文字,便問武將。

“十二皇子多年鎮守邊關,帶兵打仗沒得說,末將實在佩服,至於治國之道,末將實在不懂,十二皇子在外帶兵多年,習得兵書,但也時常見他熟讀其他書籍。”末將認為十二皇子可以擔次重任。外可以平天下,內可以治國,懂得安撫將領之道。”定邊大將軍直言不諱的說道。

“十二皇子,也是朕的左膀右臂啊,這麼多年在外征戰,也是辛苦了他,隻不過他年少,立太子之事,我不知道他能否但次大任。”皇帝說道,他好像自言自語,好像又對著大臣們說道,又好像是對十二皇子說道。

立太子的事情也不是一兩次早朝就能夠解決的事情,也不是這群文武大臣所能完全決定的事情,後宮那邊要是有個風吹草動,時刻都會影響著太子之位的繼承。皇帝也不得不把這些事情都考慮進去。

“八皇子,你認為誰最適合太子之位。”皇帝開口問八皇子道。

“回父皇,江山社稷之穩固,無非是君臣一心,民心所向,諸位哥哥弟弟都是能幹之人,也都飽讀詩書,父皇龍體健康,立太子之事雖然緊迫,但也不用著急,十二位皇子全在宮中長大,並不能完全體察民情,先讓眾位哥哥弟弟微服私訪,一來可以體察民情,二來可以聯絡各方官員,各方流寇橫行,皇子們可以絞殺流寇,鍛煉自己。”八皇子建議到。

“兒臣雖然體弱,但也不能例外。”八皇子補充道。

這一建議迅速的就引起來軒然大波,眾大臣們議論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