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卷 第三百七十九章 夢中求道,論道悟修(綜合三章)(2 / 3)

“小友,年輕輕輕,就能踩在巨人的肩上,以正入道,進入洪荒古卷,卻是奇才。”

一語中的,楊辰不正是踩在了遠古強者的肩上才到了如今這一步,陣皇的意誌傳承,碑皇的傳承,更有星輝的骨骸,苦風的肉身,趨天的幫助,可以說這一切都是順風順水。

混沌天府,萬眾古器。

不得不說,這一切都是巨人,而楊辰是站在他們的肩上。

“你能兩次打開洪荒古卷,這次更是進入吾之空間,就足以說明,你便是吾要尋的有緣人。”

楊辰心中微驚,眼前盤膝的男子,麵無表情,言語字字入耳如雷,自己絲毫感知不到威壓,卻是又感覺自己身處大海一般,連一浮萍也沒有。

“何為道?”

老者聲如奔雷,楊辰精神力瞬間集中,片刻便進入了一片古荒之地,不再是之前的山嶽,而是一片虛無的夢中一般,四周都是浮雲,萬象閃爍一念間。

“‘道’者,有無之象,恍惚不名,玄妙之門,玄之又玄!”楊辰小心答道。

男子那滄桑太古般的容顏顫動了一下,卻是立即複原,恢複了那磐石不變的古像。

“道者並非有無,也是有無,恍惚卻不是不可名狀,雖玄卻不是不可探徑。”好半天,男子才若有所思的答道。

楊辰也是微微閉目,仿佛瞬間便穿越了無數的空間,看到了眾生。

“萬象皆有道,此道為軌之意,萬物皆有道,此道為源之意。”

“小友能悟得道之妙,有無之象,已經足以和吾論道。”

楊辰內心一陣驚喜,悟道為修心,修煉一途有幾大必備的條件,修心和修體是兩個重中之重的條件,不可或缺。

大凡超凡入聖者,都必將在這兩方麵下狠功夫且皆大有所成。

“道途千萬象,亙古覓道一夢中,冥冥皆可知,回首眾妙,如夢如幻,玄之又玄!”

楊辰騰空所有的心思,開始抱守為一,參悟混沌所授之“道”。

“大道汜,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執大象,唯變通,悟道途,通萬象,是為極品修煉。世間修者能達此一途,如鳳毛菱角,一個時代也無幾人。”

“道常無名。樸雖小,混沌不敢臣。王皇若能守,萬象皆為賓。天地相合,以風雨雷電,現無數自然萬象,饋洪荒元氣,修者莫之所令,而萬物自均。始製有名。名亦既有,天降知止。知止不殆。譬道在天下,猶山穀與江海。”

楊辰不言,隻管聽教。

“……”

一字字都深入了楊辰的心上,鐫刻在他的識海深處,道者一途,恍如一夢,醒來全是空。

其實空便是“無”的存在,現實便是“有”,“有”“無”想合,便是“道”。(要是朋友們不理解的話,舉個實際點的例子,就如電腦程序,變化萬千吧,都是由0和1兩個代碼組成的,說小點範圍,這有無,便是1和0,不斷的組合,便會有各種不同的結果,組合越多,結果也就越多。這隻是少郎覺得哈,如有其他的解釋,還請不吝賜教,在一個少郎也不是學計算機的,這1和0是以前上課聽得,也不知道恰不恰當。)

“……故而,歸一便是道途的根本,亦是修煉的最終結果,到此時力量便已經不能用世間的力量來衡量,而是一種眾生之力,相生相繼,源源不斷。”

“歸一?”

“那小子想請教混沌前輩,如何才能做到歸一?”楊辰一聽到了自己一直不解的問題,便開始詢問起來。

之前的一個個混沌都是隨口便解釋給楊辰聽,問到歸一時,混沌卻是鈍了一下,皺著眉頭,若有所思起來。

“覓道歸一,也是吾之終求。”

此刻楊辰才看到混沌的臉上露出了表情,有些渴求。

“道之為物,唯恍唯忽,忽恍中有象,恍忽中有物,竊冥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洪荒太古及今時塵埃,其名不去,以閱眾甫。而眾甫之然,以此。”

“‘道’雖恍惚不定,求之不得,但自鴻蒙初開到今日今時,‘道’之名猶存,人們由它看到了萬物之源,而萬物之根便也是此恍惚之狀,不可名言,覓道便和這求源一般,可小範圍求得,卻不易尋得真正的源,即是得‘道’。”

楊辰點點頭,所有所思,卻甚是不明。

“靜”中求“一”。

“一”中守“靜”。

“一”為“道”,歸一為求道,“道”者,路也!

這是楊辰借助陣皇的意誌進入的一片星辰天地,現在卻是越發的覺得歸一玄乎了。

“是否可以這樣理解,覓‘道’便是尋源,而歸一便是覓‘道’,故而,‘道’便是萬象之脈,也就是軌?”

混沌若有所思,似乎也在冥想楊辰的話,好久才點點頭,卻是又搖搖頭。

“小友之理解,是也不是,就如凡事一分為二,而‘道’玄妙至極,可分無數麵。而小友所言隻是‘道’之中的一個理解,故而是也不是。”

楊辰點點頭,自己理解“道”過於狹隘,將“道”和規則劃了等號,萬物之軌,便是萬物的規則,楊辰又一次的對自身所悟出的“道”有了更深的理解。

“是了,小子對‘道’的理解雖狹隘,卻是管中窺豹,久而久之,便能看到‘道’之全貌,小子所理解的‘道’為規則層麵上,凡事由規則入手,定能順藤摸瓜,揪住其根源。而且小子認為,歸‘一’重在一個‘靜’字上。”楊辰也是放開了許多,大言自己對“道”的理解和看法。

混沌的心中微微一驚,這一凡塵小修,竟然對“道”有這等的領悟,此子的心性定然異於常人,而且將來絕非池中之物,混沌之大,此子定能突破桎梏。

“靜?”混沌倒是來了興趣,獨自將自己閉關在自己的混沌空間之中已經數萬年了,這是第二個進來的人,第一個對道的理解,讓他突破了轉世輪回盤,跨入了混沌之外。

而過了幾萬年,此子的對“道”的悟性更見深邃,並且對“道”的見解和領悟獨特。

“對,小子獻醜了。”

言罷,楊辰一揮手,瞬間眼前出現了一個簡單的聚元大陣,由一百三十顆晶石所成,第一次楊辰隨後布置而成,大陣一出,周圍的元氣瞬間朝著大陣鑽去,猶如狂風陣陣。

緊接著,楊辰陷入一種空寧的狀態,不去想任何的雜事,心神完全的歸一。

一出手,瞬間一道同樣的由一百三十顆晶石所成的聚元大陣出現在了混沌的麵前。

瞬間周圍的元氣猶如小河如海,霎時間在大陣的中心形成了一道超級龍卷風般的漩渦。

一揮手,二個大陣瞬間碎開,完全的消失了。

楊辰恢複平靜道:“就如之前小子所布下的兩個同樣的大陣,唯一不同的是,小子的心境,一個為靜,一個為不靜,所出的大陣的威力完全的不同,從這小小的聚元大陣,便可以知道,靜對陣法的布置尤為的重要,推而廣之,靜的作用尤為的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