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快結束的時候,吳斯漫接到父母的電話叫她和弟弟去拉薩。很久以前吳斯漫就已經在向往著那個城市,在她心中,拉薩一直是神聖的代名詞,每次說到拉薩,她的第一反應就是那是一座不容侵犯的神聖的城。
那裏有布達拉(藏語為普陀之意),那裏有大小昭寺,那裏有羅布林卡(意為寶貝園林)……那裏有青稞酒,那裏有酥油茶……
那裏還有比別處更藍的天,比別處更白的雲,那裏的天空永遠比別處更明亮……
那裏還有有著一顆無比虔誠的心的朝聖者……
那裏,有一個美麗的名字叫拉薩(在藏語中為“聖地”或“佛地”之意)!
那個時候青藏鐵路還在修建中,坐上火車去拉薩的夢想還沒能實現。斯漫想了兩天,最後還是選擇了汽車。她覺得飛機太快了,兩個多小時就到達,看到的除了天就是雲,而她,喜歡多看點風景。
由於是旅遊旺季,汽車載了滿滿一車人,沒有一個空位,二十幾個人擠在一輛大巴車內,空氣的質量可想而知,還沒有到青海和西藏的時候還好,可以開窗戶,空氣還麵前可以流動。等到了高原地區的時候,司機就叫大家把窗戶關上,說打開窗戶危險。自然地,空氣開始渾濁起來,滿車的汗味和煙味。
下午的時候司機說晚上十二點左右過唐古拉山,說那是最危險的一段路,叫大家下午有時間就睡一會兒,晚上的時候最好打起精神。
果然,晚上的時候有幾個小孩子突然嘴唇發紫,臉色蒼白,吳斯漫想大概是高原反應吧。司機停下車拿了幾盒葡萄糖和一些治高原反應的藥給他們服下,看著他們恢複常態又才開車上路。後來司機說,很多小孩子和老年人第一次到高原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所以他們都在車上備有普通的高原反應的藥。而且為了以防萬一,車上一般都是兩個有時甚至是三個司機。
到達拉薩的時候是早上九點多,沒有任何高原反應的吳斯漫精力很好,下午就和家人一起去逛街了。在內地生活得久了,看到的天幾乎都是灰色的,更不要說雲了,那一天,第一次覺得,天,可以藍成那樣,藍得那麼明亮,雲,可以白得那樣,都有些晃眼了。
在拉薩的大街小巷,聞得最多的就是酥油茶的味道,初到的時候吳斯漫很不習慣那樣的味道,覺得很刺鼻,後來慢慢習慣了就不再有那種感覺,而是覺得很親切。
第一次去了八角街(也叫八廓街),那裏有著拉薩古城的原始風貌,街道由手工打磨的石塊鋪成,旁邊保留有老式藏房建築。街心有一個巨型香爐,晝夜煙火彌漫。街道兩側店鋪林立,有銅佛、轉經筒、酥油燈、經幡旗、經文、念珠、貢香、鬆柏枝等宗教用品,圍裙、皮囊、馬具、鼻煙壺、火鐮、藏被、藏鞋、藏刀、藏帽、酥油桶、木碗、青稞酒、奶渣、風幹肉等生活日用品,還有唐卡繪畫、手絹藏毯等手工藝品以及古玩、西藏各地土特產等蘊涵民族特色的商品。在那裏,可以更好的了解到拉薩,隻可惜她隻是匆匆一遊,來不及細細品味便已經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