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雖遠必誅(三)
韓鐵柱一直耐著性子等到了晚上10點多,前線偵察人員才傳來日軍正陸續從濟南向黃河南岸接近,其先頭部隊已開始準備渡船的消息。
“先把頭兩批小鬼子放過河再說”負責指揮炮兵的韓鐵柱雖然急於動用炮火打擊日軍,卻也明白心急吃不了熱豆腐,便命令道,“等前邊的已經過河,第10師團後續部隊都開到黃河岸邊,再一齊開火”
“這個時候還能保持清醒和克製,不錯不錯”跟隨第五作戰群和炮兵司令部行動的杜義山笑道,“我還以為你個鐵柱子一見小鬼子就要下令開炮呢”
韓鐵柱憨憨的一笑,眼神中卻又透露出一種與其外表不太相符的精明,並說道:“現在到黃河南岸的隻是磯穀派出的先頭部隊,這個時候一開炮,磯穀那老鬼子肯定要把頭再縮回濟南若真要在濟南打起巷戰來,那我們可就費勁了這賠本買賣咱可不幹”
“要是沒見著你人,光聽這話裏的意思,別人還以為精打細算的‘鄒掌櫃’回來了呢”孫觀濤打趣了一句後,卻又問道,“不過,這樣一來,磯穀這老鬼子就有可能趁機溜掉,鐵柱你就不怕將來後悔?”
“隻要能打掉第10師團,磯穀就是逃了,他也肯定沒好果子吃”韓鐵柱自信地說道,“先被我們打掉了協同其作戰的118旅團,後又被我們殲滅了日軍精銳的第10師團,日本那幫老鬼子能饒了磯穀那才是怪事說不準,磯穀還會成為日軍山東戰敗的替罪羊呢”
“這話在理”杜義山點頭讚同後,又接著說道,“既然鐵柱已考慮清楚,那就放手施為,讓我們也見識一下這些年來護衛軍炮兵建設的成果”
“那你們就等著瞧吧”韓鐵柱興奮地說道,“這幾百門重炮一發威,我敢保證,小鬼子就想留個囫圇個都難管保他們幾輩子的鬼爹鬼娘都認不出來”
護衛軍在這邊籌謀著如何痛擊日軍,磯穀在命令部隊開到黃河南岸前卻和參謀長梅村烏郎、第8旅團旅團長瀨武平等有過一番爭執。
“閣下,第5師團、第109師團雖已抵達黃河北岸並確定好接應我軍過河,但為加強與友軍之間的協調、及時收攏並指揮我師團過河後的部隊,您應該率師團部及早過河”參謀長梅村建議道。
在護衛軍發現第10師團的動靜之前,越早過河的日軍生存下來的希望就越大。一旦護衛軍動用重火力封鎖黃河兩岸並對渡河地點持續炮擊,那第10師團究竟能有多少人活下來可真要看天意了。梅村的建議雖然表麵是為第10師團著想,卻也暗藏著他的小心思。隻要磯穀肯率師團部及早過河,那身為師團參謀長的梅村肯定也要跟隨行動,自不難求得一線生機。
“山東戰局敗壞至此,我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磯穀自然也明白先走、後走的區別,卻搖頭歎息道,“如此敗績,我也愧見板垣君和山岡君。就讓我坐鎮南岸,由瀨武君和梅村君及早過河吧”
“閣下,您作為師團司令官,是不能留在險地的”瀨武平雖然也想及早過河,但他絕不能由磯穀在南岸斷後,便進言道,“萬一您在南岸有什麼不測,這可是關係到帝**隊榮譽的大事況且,閣下對我軍在山東失敗的原因肯定有更為清楚的認識,為了日後帝**隊與護衛軍作戰時能不重蹈覆轍,您也該把有關情況向方麵軍和大本營詳細彙報”
見磯穀仍有些猶豫,瀨武平便朝他深深一躬後,又進一步說道:“閣下,這是關係到帝國未來的大事,您一定要及早過河”
好死不如賴活著,若能有求生的機會磯穀也自然不會放過。他此前要坐鎮南岸的表態,一是不想背上個“棄軍而逃”的罪名;二是對逃生後,來自華北方麵軍和日軍大本營的責罰有顧慮。
前者,活著的磯穀將不僅是其個人和家族的恥辱,更是日本軍界的恥辱日軍當中的那些少壯派狂熱分子屆時做出刺殺之舉也並不稀奇。
後者,作為山東黃河以南戰場上的最高指揮官,磯穀自然對118旅團和第10師團的覆滅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而為了平息軍界和日本國內的指責,華北方麵軍和日軍大本營犧牲掉磯穀也並非不能。
“向方麵軍和大本營彙報情況,瀨武君和梅村君也同樣可以。我還是留下來給玉碎的將士們一個交代吧”磯穀繼續作態道。
“閣下,憑我個梅村君在軍中的資曆,是無法為我師團和118旅團將士討個公道的這事情隻有您才能做到”瀨武平又躬身一禮後,忿然說道,“山東戰局失利,最大的責任並不是我師團和118旅團玉碎的近三萬將士,而是情報機關失職、航空兵團無能,加上我們兵力嚴重不足所致決非閣下的責任”
“瀨武君,不可胡說”磯穀意帶告誡的提醒一句後,卻又說道,“說說你如此認識的理由”
“閣下,戰前方麵軍情報機關說韓複榘幾萬部隊不堪一擊,並認為護衛軍隻是躲在山中的幾萬山賊。”瀨武平顧不得上下尊卑,揮手指著屋外叫嚷起來,“支那護衛軍光包圍濟南的的兵力就超過12萬更有數百門大口徑重炮這樣的強敵竟被當作‘山賊’,情報機關嚴重失職此外,西北能在如此短時間內與護衛軍達成合作,此前也必然有所聯係否則,這解釋不通為何西北肯出動飛機到山東助戰情報機關對此同樣負有重大責任”
似乎要把這些天來心頭積攢的火氣全部發泄出來,瀨武平不顧額頭、脖子上的青筋畢露,又道:“從早前的山西作戰,到我們眼下的山東戰局,方麵軍臨時航空兵團完全是被西北空軍在壓著打轉場山東的西北空軍現在除了對空作戰外,還開始了對地攻擊這是我師團在山東戰場上失利的另一重要原因
至於兵力不足,這從山東、山西兩個戰場上帝國所動用兵力上就能看出來。板垣閣下率領大半個第5師團橫行山西,可期間歸他指揮的卻有第2、第11、第15等多個混成旅團更有第14、第20師團在平漢線、正太路方向協同作戰。而我師團,進入山東後,隻加強了個第118旅團敵情不明、空軍無能、兵力不足,我軍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