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末日災難(二)(1 / 3)

第七章:末日災難(二)

有了空軍投藥助陣,加上經過整修後仍可使用的火車、鐵路,南進集團主力的行進速度大大加快。到3月10日,北起迪格博伊,南到錫爾傑爾的交通幹線已為人民軍所控製。在交通幹線輻射下,卡西山地的杜拉、西隆,以及那加山脈的莫戈格瓊、科希馬、烏克魯爾、因帕爾等戰略要點也都為人民軍所控製。

進至錫爾傑爾,陳致遠帶領南進集團主力在此休整了4天,一是緩解下部隊自進軍以來的緊張和疲憊;二是等待後勤物資,特別是燃油和“混合麵”的補充;三是抓緊修建幾個簡易機場,以便其後的進軍能得到空軍的有效配合。

雖然從迪斯布爾向東進軍以來,沿途人煙增加了不少,但在齊腰高的枯草中仍能不時見到高度**的屍骸或白骨。山地中的老鼠數量雖比來路有所減少,卻也需要耗費不少人力、物力來認真處理。20多天連續和屍骨、耗子打交道,到了人煙稍多的地方,也該讓官兵緩解一下了。

不過,這個所謂的人煙多也隻是和陳致遠等人此前所見區域相比而言。眼下南進集團除了尚未進占特裏普拉、米佐拉姆兩地外,已經控製了英屬印度阿薩姆省的其他絕大部分。在控製區域中原本應有的8、9百萬人口,現在隻剩了估計300多萬。就是再加上特裏普拉、米佐拉姆兩地,整個阿薩姆地區剩餘總人口頂天也就400來萬。也就是說,因為持續至今的特大疫情,整個阿薩姆地區人口縮減過半

山區多、人口密度相對較低的阿薩姆都是這樣一副慘境,那地處平原、人口高度稠密的孟加拉地區又會是怎樣一副景象?陳致遠等人實在不敢想象

至於機場,y-1型運輸機雖然從不丹的廷布起飛可飛臨南進集團現在所有控製區域的上空,但考慮到其他幾處機場建設在後,y-1型單靠廷布機場起降活動範疇有限是無法有效地配合南進集團向南進軍的。因而陳致遠等人在拿下高哈蒂後就報經趙振中同意,在高哈蒂修建了一個機場。

從高哈蒂起飛,y-1飛機不但能抵達整個阿薩姆和吉大港一帶上空,而且滯空時間大大增在趙振中原定的東部幾個機場沒有修建完畢前,僅高哈蒂一個機場就能有效的為空軍提供支持,從而為南進集團的後續行動進行配合。

利用後勤部門運輸來的部件,南進集團所屬的工兵團連續組裝了推土機、鏟車、挖掘機等30多台施工機械,加上還有做好防潮措施的水泥,工兵團用一個星期的時間在高哈蒂開辟出一塊可供飛機起降的平整水泥地麵並不困難。

3月15日,南進集團在空軍的配合下再次行動。也就在這天,趙振中給陳致遠等人去電:“經查,吉大港一帶航道未受阻滯,可用。但該港碼頭泊位棄置一年,需做清理及防疫措施。故你部務必於4月5日前進抵吉大港,並在4月10日前完成各項準備,以接受海外物資運抵。”

吉大港雖說曆史悠久,是有名港口,但它卻並非位於海邊,而是位於戈爾諾普利河下遊右岸的希達貢達丘陵脊上,距河口16公裏。為了向外運輸來自阿薩姆地區的石油、茶葉,以及孟加拉東部的農產品,英印當局在吉大港修建了多處碼頭,泊位通常水深在6深。港口有起重機等設備,萬噸級貨輪可沿寬198-274米的航道入港。

前麵曾經說過,吉大港雖然有名,但其地位卻不如東麵緬甸的仰光港和西邊加爾各答一帶的坎寧港。在30年代之前,吉大港是無法停靠萬噸級以上船舶的。阿薩姆和孟加拉的出產,此前都是由英國人用萬噸級以下的貨輪輸送到外部。但當華美在30年代初推出了萬噸級別的集裝箱運輸船和油輪、洛克菲勒和華美又在蘇門答臘中部開發油田成功後,英印當局為了增加有關產品的競爭力,對吉大港等石油裝運港口進行了擴建、加深。這才使吉大港具備了停靠萬噸級以上貨輪的能力。

在1月末接到趙振中的電令後,唐明就安排華美所屬的澳洲船隊利用去緬甸仰光的機會,以尋求茶葉商機為借口去探察吉大港的情況。雖然探察人員因躲避疫情而沒有上岸,但從航道及泊位附近所見,除了碼頭上不見人影、設備鏽蝕嚴峻外,並未見其他異常。從水深情況看,停靠3萬噸級別的貨輪是沒問題的,在漲潮時停靠5萬噸船舶也是可行。

由此,唐明通過與趙振中電商,決定趁春季東南風起、孟加拉灣大潮時節,向吉大港運輸物資和人員,並確定了運輸方案和抵達時間。

“從我們所在的錫爾傑爾到吉大港,還有600多公裏的鐵路路程,就算沿途要清理死人和死耗子,我們10天之內也完全能夠趕到”於鎮山很有信心,“多出來的時間還能準備的再充分些。”

“時間應該夠用,可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啊。”陳致遠隻是謹慎樂觀,“從空軍探察到的情況看,鐵路線以西、加爾尼河以東的平原地區,除了靠近東部特裏普拉一帶人煙多些外,幾乎也是個無人區,而且耗子的眾多情況比我們以前經曆的更嚴峻另外,空軍隻能在拉卡姆以北地區配合我們,剩下到吉大港的近兩百公裏路程,還有吉大港東南150公裏外的科克斯巴紮爾,可就全靠我們自己了,不輕鬆啊。”

因疫區被封閉,除了幾個有電台信號的地方需要注不測,人民軍空軍基本上能夠全空域作業。但孟加拉灣時常有船舶過往,為了避免外界過早發覺,空軍也暫時止步於距離海邊幾十公裏拉卡姆上空。

頓了下,陳致遠又道:“我的意見是,在空軍配合下,我們用最多用3天時間乘火車推進到拉卡姆,然後用10天左右時間推進到吉大港。剩下的時間就是我們清理港口、進行防疫,以及挺進科克斯巴紮爾。”

考慮到前麵是未經路段,鐵路狀況如何未定,疫情和鼠災又遠比此前路過區域嚴峻,陳致遠在時間上這樣安排還是合理的。於鎮山、程威遠兩人也點頭同意。

“我就疑惑了,你說這裏的耗子怎麼就這麼多?莫不是《西遊記》裏那捉唐三藏的耗子精當年就出自這個地方?”程威遠異想天開地說道。

“你就瞎想吧。”李文勇取笑道,“那小說裏說的是神話、是故事,又不是真的。雖說佛教起源於印度,但你看這裏現在哪有絲毫極樂淨土的樣子?莫不成你還想在這裏遇上個嬌滴滴的母耗子精?”

“虧你還帶人過來拍記錄片呢,竟連藝術來源於生活都不懂。”程威遠這些天也從跟隨部隊前進的翻譯那裏了解過一些佛教典故,便不甘示弱地說道,“極樂淨土是不可能了,眼下這景象,眾生寂滅倒是有那麼幾分。再說,就真有母耗子精也不可能是什麼嬌滴滴的,肯定和這邊的居民一樣,烏漆麻黑的。我倒是聽先生說這邊有孟加拉虎,仔細別被母老虎把你叼去。”

“母耗子精也好,母老虎也罷,在疫情沒完全消除前,除了醫護人員外,我們不準與當地居民有過多接觸,更不準食用任何來自當地的肉食。這可是紀律”於鎮山也饒有興味地和李、程兩人開起了玩笑。

“耗子這麼多和這裏的自然環境以及疫情有很大關係。”對幾人的玩笑,陳致遠隻笑了笑,並沒加入,而是說道,“都說耗子是‘一公一母,一年二百五’,這還是我們國內北方農作物生產不發達的情況。山南這邊,一年能夠兩熟以至三熟,冬季又不冷,平原地帶各種吃食又多,還沒有多少天敵,加上疫情迸發後人口大量死亡,這耗子葷素搭配,不可著勁的生那才奇怪了。”

不過,在加爾尼河和梅克納河以東、特裏普拉山地以西的平原地帶,耗子數量眾多卻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孟加拉雖然時常遭受洪水眾多之苦,可兩河以東卻與特裏普拉山地陸路相通。在洪水發作時,許多耗子憑仗天生的警惕,會逃向東邊高處的山地躲避,等洪水過後再重返平原。

與耗子相比,這一帶的居民既沒有察覺災害征兆的本領,又有家業難舍,洪水經常給他們帶來沒頂之災,形成大量人員傷亡。而這卻又給洪災過後重回平原的耗子提供了擴大隊伍的機會。